海岸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生物多样性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7

    (1)沿海潮间带生态系统

19811986年中国海岸潮间带生态调查,共记录了1590种潮间带生物(实际可能的种数是这个数的几倍),种数由北往南增加,渤海仅251种,南海则多达971(2)。广温、广盐和广分布种占优势,但也有温带的特有种(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光滑狭口螺、柄海鞘(Styela clava))、和热带或亚热带的特有种(白条地藤壶(Euraphia nithersi)、塔结节滨螺(Noailifforina frochoides)、瘤海鞘(Styela plicata))。硬相(岩礁、桩柱等)和软相(泥、砂等)潮间带生物的种类截然不同。

  

    中国沿海潮间带生物量(湿重、密度)各海区或不同基底间差别很大,湿重黄海高达2199gm2,东海仅217gm2;密度渤海高达1013个/m2,南海仅317个/m2。数量在不同基质之间的差别更大,硬相远远大于软相;岩礁是红树林泥滩的41倍,密度也有类似情况,这是由于有石灰质外壳的藤壶、牡蛎等在硬相基底大量附着和生长的结果。潮间带生物的数量远远大于浅海底栖生物,表明了潮间带是高生产力区的特点。

    潮间带生物群落因潮汐而有明显的垂直分层,呈现出高、中、低三个潮区的生物带。高潮区生物的种类少、数量小,中、低潮区的种类多少和数量大小因地点和底质类型而异,两个潮区的差别不能一慨而论。岩相潮间带生物分层性表现特别清楚,高潮区是滨螺 (Nodilittorina; Littorina)-藤壶(BalanusChthamalus)带,渤海和黄海优势种类似;东海和南海没有东方小藤壶(Chth. challengeri),但却出现了塔结节滨螺(N. trochoides)和龟足(Capitulum mitella)等暖水种。中潮区牡蛎(Saccostrea)-藤壶-藻类带,渤海和黄海类似,东方小藤壶是该海区的特征种;东海和南海则分别出现了大量的棘刺牡蛎(S. echinata)、咬齿牡蛎(S. mordax)、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石莼(Ulva)及小石花菜(Gelidium divaricatum)等。低潮区是褐藻、红藻带。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是黄海的特征种;而亨氏马尾藻(S. henslowianum)、铁钉菜(Ishige okamurai)、冻沙菜(Hypnea japonica)和苔状鸭毛藻(Symphyocladia marchantioides)等暖水种仅在东海以南才有。

    (2)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北方)

    浙江以北的河口和内湾,有许多盐碱沼泽地和滩涂,在其高、中潮区和潮上带,被覆着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这种生境又是许多鸟类的栖息地,构成了沼泽-草地-鸟类生态系统。如鸭绿江口、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滩涂、渤海湾天津滩涂、山东大沽河口、江苏盐城滩涂、长江口崇明滩涂、上海南汇区、杭州湾口两岸滩涂和甬江、瓯江两岸滩涂等。

    在接近淡水的沼泽或河口段的潮上带,芦苇大面积茂密生长,从鸭绿江口到杭州湾都有,少量分布到广东。如辽河三角洲的苇田竟达6.7hm2。芦苇向海的泥滩高潮区,则有大面积的灰绿碱蓬、盐角草等矮小植被。在长江口和杭州湾,高潮滩上则有大片的海三棱藨草等,如杭州湾北岸平湖金丝娘桥的海三棱藨草面积500m×3000m,高20cm,覆盖度85%。

    1963年从英国引进大米草(Spartina angelica)1979年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S. alterniflora),至1992年已在全国沿海(辽宁至广西)的高潮滩种植6000hm2,特别是江浙,已形成人工植被。

    3列举了北从鸭绿江口,南至杭州湾的8个代表性草本湿地群落及与之相联系的候鸟。

    (3)红树林生态系统

    红树植物是指仅生长在大部分时间受潮汐影响的潮间带的木本植物。但有些木本植物既能在潮间带成为红树林群落的优势种,又能在内陆生长,这些称之为半红树植物。在红树林中所有的草本及藤本植物称为红树林的伴生植物。红树植物是初级生产者。在叶、茎和根上都生长附着生物(Balanus spp., Euraphia withersi, Saccostrea spp.etc.)或钻孔生物(Bankia spp., Teredo spp. etc.)。在红树林的泥滩上有大量的蟹类(Uca spp.etc.)和弹涂鱼(Scartelaos spp.)

中国有真正红树植物26(4),占世界60种的43%,半红树林植物11种,伴生种19种。中国是西太平洋红树林植物分布的北部边缘。自海南榆林港(18°09N)至福建最北的福鼎(27°20N)和台湾北部都有间断性的自然分布,浙江平阳(28°N)移植秋茄(Kandelia candel)成功。中国的红树植物种数由南往北递减,海南24种,福建北部和台湾北部仅一种;半红树植物的种数分布也有同样规律性。中国现存红树林的面积仅为历史上的121.31.5hm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WCS中国项目部主任解焱:严加防范…
解焱手里拎着外来入侵的美国鳄龟。  三种途径造成外来物种…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