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接受环保的理念,形成一套全新的思维体系,并有意识地采取有利于环境和健康的行为。所以,在青少年心中建立环保情感既是环境教育的关键点,又是难点。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热爱音乐,更深知音乐的神奇力量,于是在教学中,把“绿色”融入音乐,使青少年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得到情感世界的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环境的珍爱之情,进而形成环保的思维方式和理念。将环境教育融入音乐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让学生们多欣赏一些自然动态音乐,也就是指由大自然本身如山河湖泊、各种动物发出的动态音乐,如海涛声、溪水声、雨声等等。因为我们所能听到的大自然的各种动态声音,都是地球球心引力占用球外引力的声音。学生们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杰作之后,就会展开联想,并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放松身心,产生回归自然、融于自然的渴望。
其次,教师还应经常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美动听的乐器曲,例如《蓝色多瑙河》、《春江花月夜》等。有时,还可以配用一些多媒体视频技术,把有声的艺术和无声的艺术相结合,把美妙的音乐和美丽的大自然组合在一起,呈现给学生们,让他们用心体验这种创作者的心灵与大自然的能量相统一的产物。
再次,教师们不仅要让学生们聆听、感悟、交流绿色音乐,更应鼓励他们创作绿色音乐,例如:把体会写成歌词,用简单的乐器进行合奏等。他们用自己创作的音乐,更直接地向身边的人们传递环保信息,不但激发了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更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珍爱之情。他们会更多地亲近大自然,并时刻关注和吸收环保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中去。
绿色音乐可以加深人们与大自然之间统一共融的关系,把绿色融入音乐教学之中,是贯彻实施环境教育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希望音乐教师队伍中能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绿色音乐的课堂,共同探讨环境教育中的绿色魅力。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第十一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