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美丽名片
作者:杜焱强 包存宽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8 21:00:2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杜焱强 包存宽 
   
  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生态服务与人民需要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方面,“过度”发展导致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增。过度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靠规模粗放扩张、过分依托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等传统发展模式,引发了诸如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绝等多种问题。 
  另一方面,发展“不充分”导致环保设施建设滞后、企业的污染治理能力和地方政府环境执法能力的不足。由此,纵容了环境问题的扩散和恶化,导致欠发达地区在生态退化、人口增长和贫困三者之间陷入恶性循环。同时,地方财政在对“散乱污”企业过度依赖之时,也未能算好发展的长远账和整体账。可以说,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的具体体现。 
  发展是解决当前一切问题的基础。质量好、效益高的发展必定是广泛的、具深远意义的环保。新时代,无论是打赢防治污染攻坚战还是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生态产品、生态服务,都需要推进绿色发展。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破除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导致的环境问题,从理念到行动、从过程到结果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绿色化”改造。 
  事实上,新时代对绿色发展提出了高要求,也赋予了绿色发展新使命:要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环境、经济的良性循环;要靠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通过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来降低对环境与生态的不良影响,进而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具体来看,绿色发展涉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发展。实现绿色发展任重道远,需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一是转方向,依靠高质量和均衡的发展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 
  在环境质量恶化、污染问题突出且严重影响群众健康、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相对来说是下一步打赢污染攻坚战的主战场。若不在调结构和转方式等方向“动筋骨”,突出环境问题就难以“脱胎换骨”。要利用集中发力和精准治污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污染排放标准等,通过狠抓源头和从紧从严来引导产业走出“微笑曲线”底端。产业转方向和企业自律离不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激励和约束两端发力的体制机制,把绿色发展真正纳入地方政府决策并引导社会发展,最终依赖产业结构的“绿色化”来治理环境污染本源问题。 
  二是增力度,优化发展逐渐缩小优质生态产品供需矛盾。 
  经济相对发达但在生态环境方面与人民需求仍有一定差距的地区,相对来说是下一步环境治理持续改善和率先达标的领头羊。要以公众的环境满意度为核心,更加注重底线思维和率先引领,把环境保护作为区域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主要底线,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必要条件,以环保引导发展动力转换,强化工业园区环境监管和培育绿色环保产业新高地。要瞄准现代化国际城市生态宜居标准逐渐提高要求,通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等,寓环境高要求于区域发展之中,执行最严国内和接轨国际环保标准,最终推动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变。 
  三是换动能,提高发展衔接生态保护与脱贫开发。 
  生态环境较好而发展不足的地区,相对来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示范地。产业发展是引擎,产业选择是关键,不能为摆脱贫困而盲目发展甚至破坏原有的绿水青山。人民生活比较贫困和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等问题,最终要通过增动能来构建大扶贫格局,将生态美和百姓富进行有效衔接,依托资源环境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 
  在这方面,可优先发展户外旅游、休闲度假、乡村文化等生态产业,推进社区支持农业和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最终使贫困人口在生态建设、修复与发展等基础上能够共享更多实惠,并让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最根本还得依赖于均衡发展和充分发展,以绿色发展理念引导绿色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以绿色的行为方式带来绿色成果。 
  我们有足够多的理由相信,优美生态环境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需品和美丽名片。中国在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以及广阔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舞台中,必将成为一个有内涵、有自信、有底蕴和有特色的参与者、贡献者与引领者。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