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孙贻超:误打误撞做环保
作者:记者李禾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7 14:19:3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作为“典型海岸带河口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专题的副组长,孙贻超比记者想象的要年轻。朴素的衣服、白净的脸庞,略带天津方言的口音,娓娓说起他的喜怒哀乐,不过这些感情都是围绕着他做过的或正在做的环保课题。

  孙贻超的大学专业是钢铁,毕业后还在钢铁厂做了一年的炼钢工人。“我参加到环保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是非常偶然的。当时天津环科院正在做一个钢铁项目,需要一个钢铁工人。而我的妻子在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当老师,他们是通过我的妻子找到了我。钢铁是物理、化学、力学的科学技术,而环保是个综合学科,所以进入环保领域,对我来说并没有学科上的障碍。而且南开大学与天津环科院只有一墙之隔,所以我上班的距离比许多住在院里的同志还要近,所以路程上也不存在距离。”孙贻超幽默地说。

  科研是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孙贻超总是记着,并感谢很多人给予他的帮助。为“典型海岸带河口生态系统重建技术与示范”做理论和技术指导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从1984年左右就开始做土壤修复技术研发、实践积累的天津环科院侯晓珉研究员;退休了还在课题组里无私奉献的天津科技大学的陈惠彬教授;虽然很年轻,但是把细菌筛选工作时间提前一两年完成的郑先强……

  “如果没有这些人的热心帮助和支持,典型海岸带河口生态系统示范区根本不可能成功。”孙贻超认真地说,当时示范区的地址并非选在青静黄入海河口,但原址附近的单位不干了,说示范区会产生臭味,甚至把状告到了市长那里。

  “建设一个河口公园,怎么会产生臭味呢?”面对一部分人的不理解,一个才300户农民的马棚口二村却无偿的提供了300亩地用于建设示范区。“示范区就在村边的河滩上,850米长,封闭式管理,连村民都不能进入。这是因为我们环科院的老同志曾在这个村做过实验,建立起良好的基础。真是雪中送炭啊!”不但如此,更让孙贻超感动的是,村里还派了两位老人专门看管这个示范区。“由于我们种树是外行,村里还找了两个能手手把手教我们如何浇水、护理……他们一分钱也没有要,课题报告上也没有他们的名字。在迁村并镇,马棚口二村整个搬走后,年高七旬的村长、六十多岁的村支书,还放弃新建的楼房,回到村里帮我们看管示范区。我们出海现场采样和调查,用了村里最好的渔船,吃饭还是村里出钱,我们只是带来几瓶5、6块钱的烧酒……”

  “看见我们的科研成果在不断地产业化,就非常高兴。”让孙贻超特别高兴的是,除了课题研发的技术得到运用外,副产品也引起了市场的注意。“植物盐在明年就可进入欧洲的食品市场,一些民营企业家不知怎么知道了我们的课题,现在专门找过来,希望合作开发污染土壤修复的微生物制剂生产。我的高兴并不在于赚了多少钱,而是我们以前也做过很多课题,由于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巨大困难,很多课题做完了就完了,有些甚至还没有完结就搁置了,不但消耗了科研人员的精力和才能,而且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除了参加国家“863”项目外,孙贻超还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了天津市科委项目“典型海岸带河口生态系统生境重建技术示范”、“浮床改善水质”等多项科研工作,完成了“天津开展生态市建设研究”,申请专利四项,作为技术负责人,他完成了国家环保总局的“‘十一五’渤海天津碧海行动计划”;“天津市‘十一五’水环境保护规划”等多项国家及市环保科研项目。“一个国家课题最少要做3年时间,所以必须有一个稳定的人才队伍。环境污染不是一天造成的,污染治理也不可能一天完成,以前我国在环境技术方面投入较少,现在硬件和重点实验室投入较多,在硬件投入的同时,还要注意相关人才的储备。”孙贻超忧心忡忡地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