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王继军谈生态经济系统:黄土丘陵区发展新模式
作者:张行勇  文章来源:科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7 0:19:2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记者 张行勇

    黄土丘陵区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也是贫困与落后区域,严重的水土流失与经济发展滞后形成的恶性循环链难以打破,经济增长也是建立在资源破坏的基础上,“绿色GDP”甚至为负。如何结合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建设工程、在国家逐步减少和取消退耕还林还草补贴时实现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确保在遭遇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预见困难后依然能够做到耕地退得下、面积稳得住,是当地政府和广大农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王继军。

    建设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弹性资源”

    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十分严重,曾出现“植被恢复——植被破坏——植被恢复——植被破坏”的过程,其根源是还没有建立稳定的生态经济系统和良好的自我调控机制。过去水土流失严重时,国家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强制人们退耕,进行水土保持建设,而一旦粮食紧缺,人们又开垦种粮,广种薄收,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改善过程并未达到预期目标。为此,王继军等在研究课题中提出了建设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弹性资源”的研究思路,即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依据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要求,建立既可满足粮食生产需求又可满足林草及其相关产业发展需求的农业资源。其主要以15°(人口密度较小区域)或20°(人口密度较大区域)以下可利用土地为对象,通过科技、物质和能量的投入,采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使这部分土地建立在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基础上,形成稳定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实现其良性循环,使这部分资源具有自我恢复和调控能力。

    发展商品型生态农业

    在黄土丘陵区发展商品型生态农业,即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生产经营目的,寓生态系统于经济系统之中,通过农业商品生产对环境的需求,促使人们自觉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达到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循环系统。在商品型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依区域生态经济特征差异可按照“农—副”型发展模式、“果—农、草—牧”型发展模式、“林、草—牧—农”型发展模式分别进行实施,促进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超常规演替,实现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格局。主要体现在满足食品安全的条件下,对川台地和近村梯田实行精细密集性经营,形成以高效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为中心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业布局结构;稳定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发展商品性林草产业、畜牧业、经济林及其加工业;建设水土保持性和开发性生态林;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产前、产后服务及市场预警系统,并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

    在陕北安塞县纸坊沟流域实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退耕还林还草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规律与建设模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两年来农民出售牧草和羊子获得收入900余元/人,占人均纯收入的60%左右,2003年秋季集中治理荒山533.3公顷,形成了以生态养产业、以产业促生态的格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