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什刹海 最有北京味的地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2 8:26:0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什刹海的秋天更有老北京的韵味。停靠在什刹海胡同里的三轮车, 像老北京的冰糖葫芦,长长的一串。车篷或红或黄,背面统一漆着“TotheHuTong(到胡同去)”。黑色车身,黄铜车把,橙黄的绣花坐垫,锃亮的电镀瓦圈,透着那么精神。车夫一般上身黄坎肩,下身收脚裤,足蹬“千层底”,把毛巾往肩上一搭,上车一声“坐稳了您呢”,使出脚力,在胡同中逶迤前行。

  北京的三轮车夫,多为祖辈就居住此地的老北京,一口地道的北京腔儿,张口明清,闭口民国。经恭亲王府,他讲给你听和珅的事儿;过醇亲王府,他又讲溥仪继位。外地来的游客啧啧称赞:“在皇城根儿下住着就是不一样!”丁零零——清脆的铃声和着车夫“借光了您呢”的吆喝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这一串串车流就像一条条流动的彩练,飘忽在胡同里,点缀于绿叶老槐间。

  新兴起的酒吧群落也成了什刹海可观可赏的一景。一家挨一家的酒吧,设计上别出心裁。异国风情的不举,因为占压倒多数的还是中国风。比如说其中的一家酒吧:门把儿是做旧了的铜制佛手,椅子是后背加高两三倍的传统中国太师椅。玻璃展柜五光十色,里面摆着各样儿的外国名酒,酒的包装却又很中国,用的是竹签和白底蓝花儿绵纸制成。

  再瞧旁边的一家酒吧,迎面是用钢钉铆接成的玻璃幕外墙,猛一看超现代,可它的侧身仍旧是灰色的砖墙。更有趣的是,其门前悬挂着若干硕大的竹编鸟笼,门里放着几把藤椅,可见这家店主精神上追求的还是东方传统的情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