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报社记者寻找中国沙尘暴之源 草原应用经济杠杆
作者:杨凯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7 7:46:4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美丽的若尔盖草原,牛羊与黑颈鹤和谐共处

近50年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情况与若尔盖沙化速度的关系

  沙尘暴源头究竟在哪里?

  本报记者 杨 凯

  缘 起

  当四川日报社的一位同仁邀请我去成都,一起参加“寻找中国沙尘暴之源”科考活动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听错了。

  众所周知,沙尘暴是风和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一般都出现在北方干旱地区。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北方沙尘暴有五大源区:以甘肃民勤为中心的河西走廊区;以和田为中心的南疆盆地南缘区;以拐子湖为中心的内蒙古阿拉善高原区;以内蒙古杭锦旗伊克乌素镇为中心的鄂尔多斯高原区以及以朱日和为中心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区。

   而四川是中国南部水力资源丰富的区域,何以也提出沙尘暴的问题?

  出于好奇,我在4月份跟着“剑南春寻找中国沙尘暴之源科考队”,花了21天的时间,进行了实地考察。  

  1.藏在数字中的玄机

  一切的故事,都应该有个开端。关于科考队的故事的开端既不浪漫,也不惊心动魄。催生科考活动的,其实是一组看似枯燥、实则暗藏玄机的数据。

  四川大学的教授梁玉祥本来是做沙漠修复和沙漠治理的。他在对数十年来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地区的降水量与北方地区沙尘暴的发生次数进行曲线图形比较后发现,只要若尔盖地区一年之间降水量增多,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的次数和干旱强度就会相应减少,相反,只要若尔盖地区的降水量减少,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的次数和干旱强度就会相应增加。

  这个发现让梁玉祥有点惊奇,接着,他又进一步调阅查看了其它地区的资料,结果更让他感到吃惊的是:被公认的沙尘暴源头之一的河西走廊,其降雨量和北方沙尘暴天气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对应关系;而从1950年到2000年间,若尔盖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干旱、沙化的速度与北方175个沙暴监测点所测试到的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惊人地一致。

  在南北两个区域之间,数据上出现的这种对应关系,究竟只是某种巧合?还是真实存在着某种联系?梁玉祥和他的课题组经过6年的研究,在对大量资料、文章进行整理、分析之后提出了一个概念:“沙尘暴的启动源——他们认为,若尔盖地区即使不是中国沙尘暴的“源头”,至少也是沙尘暴的重要“启动源”之一。

  正是这个想法,催生了“寻找中国沙尘暴之源”的科考活动。科考的目的非常明确:对“若尔盖地区生态影响北方沙尘天气”这一命题进行证明或者证伪。

  当然,提出这样的命题,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对于沙尘暴,既有的研究中并不缺少对其源头和路径的论述,在比较权威的论述中,都没有涉及到地理位置如此靠南、且干旱程度并不突出的若尔盖地区。梁玉祥的想法,有可能被视为一次哗众取宠的学术做秀。不过,在已有的论述中,却恰恰没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在两地生态气象资料的长期比对中出现的逆向对应关系,到底是不是巧合?

  2.风扮演“关键先生”?

  如果在南北如此遥远的两个区域之间的生态、气象之间果然发生了某种联系,那么连接这二者的中介是什么?地空质能传递出身的学者梁玉祥本能地想到了风。在如此广袤的空间中,唯有风是自由的媒介。风会是产生这两组曲线对应关系的关键因素吗?

  几年来发生在梁玉祥主持的一个治沙基地上的事情提醒了他。四川省汶川县的克枯乡,他们一直在这里治理一个沙窝,地形上的沟壑阻断效应让一座山脚下的土地完全沙化并不停往上侵蚀,植树种草已经不能遏制其沙化的速度,然而,沙窝附近前几年修建起来的一座水坝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水面区域,流经该水面增湿的河谷风将水分带向沙化的坡面,让扑向沙窝的风变得湿润和“滋养”,沙窝子的沙化情况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并建立起了稳定的植被。这件事情给老梁很多的启发,他发现,如果有足够的水分补充给风,风就会演化为甘霖雨露,而当没有足够的水分补充给风时,风就会演化为风暴恶魔。

  这个模型尽管是只发生在方圆数公里内的沙漠修复,却容纳了几乎所有与沙尘暴产生和治理有关的因素——大风、地面上的沙源物质(比如尘土)、水(湿面)以及相对典型的不稳定地面切变场。

  根据在这里发生的变化,梁玉祥把影响南北生态气象变化对应关系的“关键先生”,锁定为了“风”。春季的若尔盖,正是西南季风“风往北吹”的活跃时期。那么,科考队下面要做的,就是跟随西南季风作一次旅行。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