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学 |
作者:刘建康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5/23 13:13:4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刘建康 鱼类学家、生态学家。1917年9月1日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38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获理学士学位。1947年获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主要从事淡水水生生物生态学研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36条中指出“加强环境、生态、资源保护”和“到本世纪末,力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改善。”李鹏同志在该项建议的说明里强调:“‘九五’计划和15年远景目标,一定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这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大家一定要把眼光放得更远大些。” 早在120年前,恩格斯(1876)在《自然辩证法》里就提出了下面的告诫:“可是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这种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却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一起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中;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仅仅是因我们胜于其他一切动物,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而已”。革命导师120年前的告诫,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10年前(1986)第三世界环境保护专家们在一起开会,他们提出我们居住的地球存在十大问题,如果不能采取办法解决,就会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这十大问题是: 一、沙漠化日益严重。世界沙漠面积正在不断扩大,每年有两千公顷农田被沙海吞没。 二、森林遭到严重砍伐。森林正在以可怕的速度减少,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三、野生动物大量灭绝,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许多动物绝种,影响生态平衡。 四、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估计到2010年,世界人口比1986年增加一倍。 五、饮水资源越来越少,供饮用的甜水源逐渐减少,人类饮水问题越来越大。 六、渔业资源逐渐减少。一些国家在海上盲目捕鱼,世界上25%的渔场遭到破坏。 七、河水遭到严重污染。大量工业废水倒入河中,危害水生资源和人们的健康。 八、大量使用农药,这不仅使农作物受到影响,也给人体带来危害。 九、地球温度明显上升。近百年来,世界平均温度在上升,对赤道和非洲国家影响很大。 十、酸雨现象正在发展。含有毒物的工业废气造成的酸雨,给农作物和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 近来,又增加了臭氧层空洞扩大的问题,紫外线的辐射量的增加造成对动植物有害的影响和人类皮癌的增加等。环境与资源本来就是生态学研究领域里的问题,“持续发展”概念是从生态学角度提出来的,或者至少是在生态思想影响下提出来的。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可持续发展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作为发展的模式。 生态学是作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分支学科开始的,但今天生态学已被称为“生存的科学”(Science ofSurvival)。德国生态学的领头人之一,H·Lieth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生态学已变成了一门为了生存的首要的科学。在过去,农业和医学被认为是为了生存的关键性科学。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已很清楚,人不能光考虑增长,而必须思考其本身人口的大小、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以及地球上地球化学平衡之间的一种稳定关系。”当然,生态学也致力于生产力的提高,但是这种提高不能以破坏环境、破坏发展的基础为代价的。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20多年前在西方提出来的,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我们的共同未来》使它得到了普及。1993年许多国家的生态学界都对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例如美国生态学会1993年年会讨论的题目就是“生态学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我国第一次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学术讨论会是1993年12月份召开的。这是中国生态学会第一次召开这样以国家重大问题为讨论对象的学术讨论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许多先儒已有明确的资源持续利用思想,如《孟子》、《逸周书》、《荀子》、《吕氏春秋》等都有这方面的记述。例如荀子在《王制篇》中说:“圣王之制也,鼋兽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孟子也有同样的概念,他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等等。可是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来研究生物资源和环境保护问题则是从生态学开始的。下面我就来介绍生态学这个名词的起源,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概念,以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从而增强贯彻执行这个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方针的自觉性。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① 1.生态学 生态学( Ecology)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黑格尔(Ernst Haeckel)在1869年提出的,名词的英文词首和经济学(Economics)是相同的,都是Eco,起源于希腊文Oikos,是家庭居处或环境的意思,可见生态学和经济学、家庭、环境等,从词源和词义上说是有密切关系的。 生态学原是一门研究动植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主要分科之一。由于人类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生态学就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方面,把人类这一个生物种①摘自王翊亭等(1985)《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也列入生态系统中,来研究并阐明整个生物圈的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问题。这样就使生态学成为一个领域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科学。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也已经渗透到生态学的领域中,赋予它新的内容和动力,成为多学科的、当代较活跃的科学领域之一。研究生物的形态、生理、遗传、细胞等结构和功能为基础的生物学部分与环境相结合形成的生态学,又与系统工程学、经济学、工艺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相结合而产生相应的新兴学科,是6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生态学的发展进程中,有三个主要特点: (1)从定性探索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到定量研究; (2)从个别生态系统到复合生态系统,由单一到综合,由静态到动态地认识自然界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规律; (3)与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结合,发展了生态学,扩大了生态学的研究领域。生态学的许多基本原理同样也可以应用于环境科学中,来研究和解决人类生活与环境问题。 2.生态系统 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称为种群(Population),一定的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种的生物的总和称为群落(Community),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就是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彼此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因素之间互相作用,关系密切,而且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人类所生活的生物圈(Bio-sphere)内有无数大小不同的生态系统,在一复杂大生态系统中又包含无数个小的生态系统。池塘、湖泊、河流、草原和森林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城市、矿山、工厂等等从广义上也可以说是一种人为的生态系统。这许多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组成了统一的整体就是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因此,整个生物圈便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