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下渚湖湿地: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另类风景
作者:柴燕菲童静宜  文章来源:中新浙江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29 17:51:2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欧洲记者竹茶楼听古筝
 
欧洲记者们抢拍下渚湖美景
 
渚湖竹茶楼

  中新浙江网5月29日电 (记者柴燕菲童静宜)湿地素有城市之肺之称,它最能反映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谐与否。二十八日下午,连线浙江欧洲记者团考察采访了浙江德清下渚湖湿地。

  下渚湖湿地位于浙江德清县武康镇的附近,有江南最大湿地风景区之称。湿地历经数千年岁月风雨,目前仍然为保存完好的“观赏性”湿地。它的那份古朴原始的宁静,那种水天一色的景色在江浙一带并不多见。

  用“风景如画”来形容下渚湖的风光是很恰当的。船行之中,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荡的岛屿沙渚土墩形态各异,,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有港,水网交错。欧洲记者们或抢拍着少见的这个卧于绿野、羞于面世、沉默而含蓄的下渚湖美景;或立于船头深深的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或在船中闭目静静地享受着这份平和宁静。“真美,好想在这里沉沉睡上两天。”西班牙记者吉玛陶醉地闭上眼睛,哼起了歌。

  下船后,一条长长的竹甬道把我们引向竹茶楼。这种以竹为原料制作的竹桥、竹甬道、竹亭、竹楼,造型别致,与此湖的生态环境极其和谐。赞叹、惊叹之时,又见一个穿着对襟蓝印花布围裙的姑娘,给我们每人端上一道青豆迎客茶。透过袅袅的茶香,朦胧地看见才熏好的青豆乖巧地躺在蓝瓷小碗里,绿盈盈的茶叶慢慢地翻滚,浅啜一口,还有清润的陈皮香味,疲意顿消。在听上几段古筝、笛子演奏,真有“偷的浮生半日闲“之感。“真想在这多呆几天,景色自然而美丽,在这感觉一身轻松。”匈牙利布达佩斯电视台总编纳吉斯达克喝着茶说,这里保持如此原生态,真不容易,希望当地政府能够能够保持这里环境的和谐。

  “德清风景美,工业也发达,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环境。”带着在中国选择投资环境任务而来的瑞典MCN制作公司编导尼斯特罗姆告诉记者,此次他过来拍摄的片子将在当地电视台播放,通过这些片子,瑞典当地的投资家将选择浙江那里适宜投资,并在九月份再次来浙江调研。他说,在德清他一直不停的拍,这里的景色非常优美,一路看来周边的工业也很发达,一个将人和自然和谐起来的地方,他个人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环境。

  同时他告诉记者,他之前认为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但今日看了德清之后,他的观念在改变。“浙江的城市化已经走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完)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