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水权特征及界定 |
作者:姜文来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0 23:24:0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 姜文来 产权理论是以研究产权的界定和交易为中心的基本经济理论,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已经扩散到经济各个领域,特别是它在分析资源配置过程中外部效应、企业经济行为、国家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权是产权理论渗透到水资源领域的产物,本文从水资源内涵为基础,阐述了水权特征及其界定原则。
(一)水资源新内涵 正确地认识水权,首先必须明确水资源的内涵,因为水资源内涵不同,水权的内涵和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 人们对水资源认识可以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水资源指可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够在某一地点为了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由于该定义的权威性,它被广泛地加以引用。但仔细加以分析,此定义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目前大量存在并且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污水就难以划分到水资源的范围,这样对于综合优化配置利用水资源是极为不利的,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在此基础上赋予水资源新的内涵,即水资源包含水量与水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此定义有三个显著的特征:(1)将经济、技术因素隐含在水资源中,强调了水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2)将失去使用价值的污水划归到水资源行列中,为污水再次开发利用开辟了途径;(3)明确强调水资源是环境资源,因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限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二)水权特征 水资源内涵明确以后,再来探讨水权就有了特定的空间。综观国内外,水权尚未有一个“权威”的定义,研究者常常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界定,作者认为,水权是指水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有关水资源的权利的总和(包括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其最终可以归结为水资源的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 水权与一般的资产产权不同,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权具有一定的外部性,他既有积极的外部经济性(效益),也有消极的损失。我们以流域为例,如果上游过多地利用水资源,就可能导致下游水资源可利用的减少,甚至江河的干涸,给下游带来一定的损失。同样,在某一地区修建大型水库,由于改善了局部地区的小气候,可能给周边地区带来额外的效益,如增加旅游人数,为当地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