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绿色水利实现的重要途径
作者:姜文来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1 11:40:3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绿色水利是在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背景下提出的。它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废弃全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且节水高效的利用水资源的行为与文化,它是中国水利发展的方向。如何实现绿色水利,其途径是多样的,其中,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实现绿色水利的重要途径。

  绿色水利的实现途径是多样的,其中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实现绿色水利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节水型社会尚没有公认权威的定义,究其原因,可能与“节水”的内涵存在争议有很大关系。综合国内外研究结果,结合自己的认识,作者认为节水型社会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水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服务的社会。对于此定义有两点值得特别说明:第一,本处所说的价值既包括我们特别关注的经济价值,同时也包括其所产生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第二,定义所指的服务是指水资源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功能性服务,如让我们赏心悦目、提供湿润的气候条件等。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对绿色水利的重要支撑,其主要原因包括:

  (1)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节水型社会,是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社会,由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相对地减少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能有效地缓解水与生态之间恶化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增大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具有很强的生态内涵,通常指一定时空范围内,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水的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滤及生态环境的水资源承载力的开发利用,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非常有益的。

  (2)节水型社会包含生命周期的思想

  节水型社会是众多思想高度融合的产物,其中也包含水资源生命周期的思想。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水资源重复利用或者污水的回用是一种必然,这就包含了水资源生命周期的思想。而生命周期思想正是绿色水利的重要的思想之一,因此,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从思想上和实践上支撑绿色水利。

  (3)节水型社会建设能有效促进绿色+水利+文化融合

  节水型社会的形成和长效机制的建立,依靠相应文化的支撑。为了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形成,公众参与机制、推行环境教育,倡导环境生态文化是的重要一环,这能有效地促进绿色+水利+文化的融合,推进绿色水利实现。

  总之,水利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绿色水利能有效地消除这种影响,是中国水利发展的方向。节水型社会以最少的水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服务的社会,它是绿色水利实现的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姜文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