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群落形成的过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现代生态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6/6 21:39:53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群落的形成过程,可简单地分为三个阶段:

1、开敞或先锋群落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一些生态幅度较大的物种侵入定居并获得成功,虽然刚开始时这些物种中仅少数个体能幸存下来繁殖后代,或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在生境中存活下来,但这种初步建立起来的种群却对以后环境的改造,为以后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了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2、郁闭未稳定的阶段

    随着群落的发展,种群数量的增加,当有一定数量的物种后,生活小区逐渐得到改善。

    资源的利用逐渐由不完善到充分利用。因此,在这一阶段,物种之间的竞争激烈,有的物种定居下来,且得到了繁殖的机会,而另一些物种则被排斥。同时,那些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又能在物种的相互竞争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得到了发展,他们从不同角度利用和分摊资源。通过竞争,逐渐达到相对平衡。

3、郁闭稳定的阶段

    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使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有效。有时可能再增加一些共存的物种,使群落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使群落发展成为与当地气候相一致的顶极群落,这时群落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也较为复杂。

    群落形成的上述三个阶段,只是一种认为的划分方法。其实,群落的形成发展和演替是一个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