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陈同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科院 地理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8/22 11:42:21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陈同斌
 
男,1963年生;博士、首席研究员。1987年和1990年,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完成博士后研究。1993年,博士后出站后留所工作至今。先后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从事客座研究。1996年起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学位委员、环境修复研究中心主任、地表环境化学与健康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1项省部级奖和香港获裘搓基金会Croucher Fellowship。培养研究生近30名、博士后7名。
    他先后担任国际水协(IWA)污泥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顾问、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肥料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同步辐射分会常务理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同步辐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等10多家大学和科研机构担任学术兼职,现担任《科学通报》、《中国农业科学》、《Pedoshpere》、《环境科学学报》、《生态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地理研究》等10多家学术期刊的编委或栏目主编。他曾主持或参与编写《“十一五”中国生物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五”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环境污染与防治技术发展战略》、国务院《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国科学院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中国科学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生态与环境领域)》等战略规划报告。
    目前,他领导一个由30多人组成的环境修复研究团队。该团队十分强调跨专业和交叉学科研究,团队成员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20多个不同院校。研究生招生看重创新和动手能力,不太强调专业背景。近期优先考虑的专业包括: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地理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应用化学、地球化学、水文地质、信息技术等相关学科。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889080 传真:-010-64889303
电子信箱:chentb@igsnrr.ac.cn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植物修复、固体废弃资源化与堆肥技术、区域土壤环境质量与风险评价、土壤环境化学。 
  
学术成就:

在国际上发现第一种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解决了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关键技术,在湖南郴州市建立第一个植物修复示范工程并先后在云南省红河州和广西河池市等地开展产业化示范工作;采用基于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同步辐射(SR)等新技术手段,对超富集植物中砷的微区分布和价态变化等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揭示了超富集植物对砷的富集机理;揭示了北京市土壤重金属区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绘制了北京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图和污染风险预警分区图,建立了区域性(北京市)土壤重金属监测和风险评价方法和信息系统;主持开展了我国南方金属矿山开采对土地环境质量与食物链影响的系统调查研究,并初步揭示其污染和危害的现状、区域分异与成因;对土壤和食物链中砷的环境行为开展了近20年的系统研究,在砷的土壤环境化学及环境生物地球化学方面做出了重要学术贡献;开发出有机废弃物自动化控制堆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成套技术,并建立日处理50吨城市污泥和日处理300吨造纸污泥的自动控制快速堆肥技术示范工程,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因在植物修复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领域中做出重要贡献,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他曾主持国家863课题“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与示范”、973课题“植物对几种重要金属元素的富集机理与植物冶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田重金属污染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与植物修复”、中科院重点项目“典型地区土壤污染风险评价与生物修复”、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城市污泥高效低耗快速堆肥与复合肥生产成套技术”、亚洲银行项目“于桥水库库周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风险与对策”等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代表性学术著作: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6篇,EI收录30余篇,主编论著3册,获得发明专利8项,获得软件版权1项。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