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治沙女功臣白春兰
作者:何建华 张敏良  文章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12 22:52:0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记者 何建华 张敏良 报道

  “一看到这满眼的绿色,看到树林里活蹦乱跳的野兔、狐狸、野鸡,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9月21日,在白春兰家门口,56岁的白春兰指着身后的那片白杨树林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

  白春兰所在的宁夏盐池县沙边子村的“一棵树”,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在记者驱车赶往“白春兰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路上,望着一片片的白杨树林,脑海中浮现的是在一望无际的沙海中,一对年轻夫妇用双手栽树浇水。面对眼前出现的一片庞大的沙漠绿洲,让人激动万分。

  在“白春兰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门口,我们见到了早已等待我们的白春兰。站在我们面前的白春兰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宁夏农村妇女,让我们不敢相信的的是,就是这位普通的妇女,带领家人和沙漠斗争了28年。站在白春兰旁边手拿锄头的白春兰的大儿子和儿媳妇,黝黑的面孔似乎记载着岁月的流逝,记载着治沙的艰辛。望着这一家三口人让人油然起敬。

  20年艰苦治沙,铺就“绿洲”上千亩。一项产业,就是一棵“摇钱树”。白春兰说:“沙漠固然害人,但你要把它征服了,也能造福。”

  “我们是为了生存才来到这里的。”白春兰指着照片中站在一辆驴拉车旁的自己对记者说。

  1969年,年仅18岁的白春兰嫁到了盐池县柳杨堡乡冒寨子村。柳杨堡乡冒寨子村,由于风沙灾害严重,水源奇缺,直到70年代末,很多人家还缺衣少食,“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是这里的真实写照。风沙、干旱经常使庄稼颗粒无收,吃饭都要靠国家救济,玉米、红薯是主食。

  1980年,当地政府制定了优惠政策,鼓励村里人到8公里外的“一棵树”治沙。

  “一棵树”除了沙坨子还是沙坨子,但这里水层浅,挖沙两米就能掘出水。白春兰和丈夫冒贤合计说:“咱到‘一棵树’去吧,那里或许有奔头!”与其在家里挨饿,还不如出去闯一闯。

  于是,夫妻俩赶着毛驴车,和另外10户人家一起来到了“一棵树”。

  到了“一棵树”,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的心凉了半截。

  沙边子村,因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而得名。气象资料表明,这里每年的沙尘暴天气多达36~40天,风速超过每秒5米的起沙、扬沙大风达300多次。夏天最高气温可达50摄氏度。生性坚强的白春兰,没因环境恶劣而退却。她认准了一个理:既然这里曾经长过一棵树,就能长出千万棵树!于是,每当东方欲晓,白春兰和丈夫就从8公里外的冒寨子村赶来平沙整地,植树种草。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喝几捧凉水。沙漠里没有草,也没有树,火辣辣的太阳烤得沙地蒸笼般酷热,夫妻俩实在忍受不住,就在锹把上撑起一件衣服歇歇凉。有时狂风骤起,刚刚栽下的树苗被连根拔走,夫妻俩忍着沙砾打脸的疼痛,一棵棵拣回来再重新栽上;树苗被流沙埋住了,他们就跪在地上,用手扒出来……然而,沙漠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执著而敛其恶性。

  1983年夏,一场灾难终于降临了,夫妇俩历经辛苦平整出来的3亩水地小麦,已经丰收在望,结果一场沙尘暴过后,颗粒无收。面对着严酷的事实,一起来的10户人家相继回了村。但白春兰的犟劲儿上来了,她坚定地说:“别人走,我不走!我要在这儿干20年,非让这沙坨子长出白面馒头、长出树林不可!”

   就这样,白春兰和丈夫又开始了艰苦的治沙历程。

  暑去寒来,一片片流沙被制服,一道道绿色在延伸。1984年秋,沉寂多年的沙漠终于第一次绽露出笑脸,“给予”他们4麻袋小麦。白春兰和丈夫驮回冒寨子村,逢人便说:“我们能吃到白面了!”

  1984年,白春兰春天在新开的水浇地上播种,秋后收获了4麻袋小麦。他们坚信,治沙能吃到白面,也能增收致富。白春兰夫妇在继续栽植乔木的同时,还选择了适应沙地生长、防沙固沙的沙柳、沙蒿等灌木,起到了很好的防风固沙的作用,荒芜多年的“一棵树”终于又出现了点点绿色……

  白春兰有4个子女,治沙初期,两个儿子刚上小学,最小的女儿才开始学步,因为没人照管,只好每天跟他们一起上工地。

  一天,白春兰和丈夫正在沙漠里栽树,突然,一场龙卷风袭来,天地一片昏暗,狂风发出骇人的吼声。经常在沙漠里玩耍的小女儿到处找不见。夫妇俩发疯似地哭喊着,足足找了三个多小时,才在一处沙坡下发现嘴、鼻、耳灌满了沙子的女儿,已经昏迷过去。他们连掐带喊很长时间,女儿才“哇”地哭出声来。

  初尝成功的喜悦,白春兰夫妇劲头更足了,于是勾画起了更加宏伟的蓝图:1989年,他们从市场上买回了第一批仔猪、羊羔和一台饲料加工机;1992年,又推沙开挖鱼塘4亩,投放鱼苗数千尾,成为盐池县第一家沙漠养鱼户;1993年,投资1万元,建起全县首座农家养猪温棚……找到了一把又一把打开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正当白春兰的沙产业一天天兴旺起来的时候,与她朝夕相处的丈夫却因劳累过度患上了肝硬化。

  1992年9月,丈夫病情加重,要到银川做手术,麦子铺在场上要打碾,小儿子考上南京一所大学要启程无人送,面对多事之秋的白春兰,心都要碎了。儿子抱着母亲哽咽着说:“你和爸多保重,别挂记我!”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白春兰泪流满面。这以后,她每天既要侍奉卧床的丈夫,又要种田、植树、喂猪、养羊、饲鱼。1997年深秋,已是肝癌晚期的丈夫眼见着日渐消瘦的妻子,噙着泪说:“守住摊子就行了,别太苦了。”白春兰安慰丈夫:“你放心养病,咱家的果树已经挂果了,好日子就在眼前。”这年隆冬,年仅47岁的丈夫永远地离她而去。

  丈夫走了,生产和生活的担子全都压在白春兰一人肩上,但她没因此而垮下,更没有停止治沙的脚步。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丈夫冒贤离去她还要坚持治沙时,白春兰说,“冒贤纯粹是为了治沙而累死的,我不走就是为了继承他生前的遗志,把这里变成沙漠绿洲。”白春兰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如今她和冒贤一起栽的树,一起种的苗已经长大成材,白春兰指着自家门前的一棵高大的钻天白杨说,“这棵树见证了我们的爱情、见证了我们的辛酸、更见证了我们的决心。”

  斗转星移,年复一年。现在,白春兰家已累计植树6万多棵,封沙育草900亩,治理沙漠2200亩。依托植被、土地、草场和水源,她家相继发展了果园、养猪、养羊、养鱼等多种产业。2006年,全家人均收入达2万多元。

  20年艰苦治沙,由“小学文化”变成了“土专家”。白春兰说:“干啥事不能光靠流汗、苦干,还得加个‘巧’字,这个‘巧’就是学科技。”

  治理沙漠,需要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更需要科学求实的态度。但起初白春兰夫妇并不认这个理。

  那是1984年初春,盐池县科委奖励她家一捆优良品种葡萄苗。白春兰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其一棵棵植在沙地上,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料。然而,树苗最终还是死了。她心里十分难过,但又迷惑不解。经请教专家才知道,原来这块地太“沙”,下面存不住水,上面蒸发量大,葡萄是被“渴”死的。实践给白春兰夫妇上了一堂生动的科技课。他们从中意识到,要在沙漠里有大作为,光凭一股子执著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以科学技术作指导。

  一天,白春兰从县上一位干部那里得知,离“一棵树”不远有个兰州沙漠研究所设的试验点。兴奋的夫妻俩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试验点求教。正在忙碌的一位科技人员见他俩衣着破旧,满脸黝黑,开始并没留意。见此景,白春兰耐不住了,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几乎是哀求地说:“帮帮我们吧,俺种下的树活得太少了!”当这位科技人员得知她家是沙边子第一个农民治沙户时,深受感动,马上放下手中的活,跟他们一起来到治沙现场,手把手教他们扎草格固沙的方法,帮助他们选择适应沙地生长的沙柳、杨柴、花棒等耐旱沙植物苗种。这一年,他们种植的树苗成活率达到了70%以上。

  从此,这对夫妻只要听到哪里有办培训班或有新的实用技术,无论路途多远,手头多忙,夫妻俩都要想方设法去学习。1992冬天,白春兰在县科委的实验基地看到,一座用塑料薄膜覆盖的猪圈里,十几头猪膘肥体壮,而自家土圈里养的猪,一到冬天就掉膘。她和丈夫就住在实验点上学,并模仿着建起了盐池县第一座农家温棚猪舍。当年不仅生猪出栏时间由原来的9个月缩短到了6个月,还育肥出栏生猪200头,比上年多出栏160多头。长期困扰白春兰的“一年育肥,半年掉膘”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在治沙致富过程中,白春兰夫妇还大胆进行科学试验。为了了解农作物对沙漠土壤的适应性,她在新开发的土地上试种了四块试验田:一块沙土地,一块黄土地,一块沙上铺土,一块土上铺沙,种同样的作物,施同样的肥料,并同时灌水,一年下来,实验结果表明,沙上铺土庄稼长势好产量高。实验成功了,但要挖掉1米深的沙子,再翻出黄土铺在沙子上,费工费时。她一咬牙说“干!”这一干就是3个月,期间用坏了2辆架子车,磨秃了10把铁锹,终于开出了30亩水浇地。

  对此,盐池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耀强对记者说,“科技一旦被群众所掌握,便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28年来,白春兰利用自己所学的林草栽植技术,创造了‘三行制治沙法’,即以草挡沙,以柳固沙,栽植果树杨树防沙,既有效地遏制了流沙危害,又提高了经济效益。这种方法,已经在盐池县推广。”李部长还告诉记者,白春兰还利用3条带子井,采取立体复合种植法,楞是在沙滩上创造出了“吨粮田”的奇迹。如今,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已经成了能够熟练掌握十多项实用技术的治沙“土专家”。

  20年艰苦治沙,从单打独斗到联户开发。白春兰说:“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了才圆了我心中的梦。”

  岁月蹉跎,黄沙消磨了白春兰的青春,但绿色也给了白春兰丰厚的回报。

  白春兰依靠治沙踏上了富裕之路。但她始终没有忘记仍在沙漠边受穷的乡亲们。这些年来,她不断说服和帮助当地群众一起投身治沙,演绎出了一个又一个治沙致富的故事。

  “要不是白阿姨拉一把,我现在还不知是啥样子哩!”在一片玉米婆娑、绿桃飘香的“沙漠庄园”里,冒寨子村的尤虎说。

  回首往事,这位37岁的汉子禁不住热泪盈眶。尤虎过去不是赌博,就是喝酒,惹得家人嫌邻里骂,都说他没出息。1991年初夏的一天,白春兰用四轮车拉着40头猪崽,突然出现在尤虎家的门前,语重心长地对尤虎说:“虎子,人活着要有志气,你再这么胡折腾咋行?这猪你先养着,饲料尽管去我家拉,钱先赊着,等卖完猪再还我。如果赔了本,我就不要了。”尤虎感动地说:“姨,你放心,我一定把猪养好,报答你!”

  这一年,尤虎靠养猪净赚8000元。而当他提着礼品去还所欠的4800多元猪崽款和饲料款时,白春兰却死活不收,对他说:“这些钱你先拿着养猪,等有了底子,也来沙漠上干一番吧!”感受着一颗纯朴无私的爱心,这名西北汉子眼泪夺眶而出。没过几年,他就在白春兰的指导下,用养猪赚来的钱承包了一片沙地,开发沙产业。如今,他家已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经营起了一座占地80亩、资产约20多万元的家庭农场,成为远近闻名的“防沙治沙示范户”。

  年过五旬的白兆贵,曾经是沙边子的老住户。七十年代末,面对紧逼而来的沙漠,举家搬迁。谁知,远离了风沙却避不开贫困。有一天他回乡串门时,看到白春兰的“沙漠庄园”林茂粮丰、六畜兴旺,便动了迁回来的念头。几经周折,一家人终于再次回到沙边子。白春兰主动上他家传授植树固沙、围栏养羊、温棚养猪等技术,使他家很快扎下了根。

  如今,白兆贵一家已封沙造田26亩,植树2000多株,养羊160多只、养猪20多头,过上了好日子。他由衷地说,“是白春兰引我走上这条致富路!”

  白春兰助人治沙致富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相继有88户人家来到沙边子村,造绿固沙,开发沙产业。到去年底,全村累计治理沙漠7万多亩,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成为盐池县的小康村。但白春兰眼下最缺的是没有资金来发展治沙产业,她特别希望记者帮助她引来资金。

  28年过去了。如今,白春兰已经累计种树60000多棵,风沙育苗900亩,治理沙漠2200多亩,种植乔木5万株,种植灌木1200亩,封山育林1000多亩,围栏草原100多亩,发展枣树套种药材60亩,建立起110亩的育苗基地,拉沙平整水浇80亩。让人高兴的是,她还在荒漠开发水浇地40亩。

  昔日满目荒凉的毛乌素沙漠戈壁滩上已经涌现出大片绿洲,并成为当地进行生态教育的基地。每到植树季节,都有人志愿到这里植树、治沙。

  在种完一棵沙柳后白春兰对记者说,“人们都劝我歇歇,可我哪能歇得下来?一看到这满眼的绿色,看到树林里活蹦乱跳的野兔、狐狸、野鸡,我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

  问白春兰目前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时,她激动地说,“28年来,我靠双手种下了一棵棵树,把‘一棵树’变成了千亩林的绿洲,但治沙工程是潜在效益,一棵树从种到成材需要时间,不像产品卖了就见效益,为了治沙和发展治沙产业我已经和政府贷了60万元的款,但至今每年只能还2万,主要是治沙投入太大,产出太小,我现在只有100只羊,50只鸡,我也想再发展,但真的缺资金,特别希望有人来投资。”

  李耀强部长插话说,治沙必须形成产业链,用产业链治沙反复循环才能大发展。盐池县目前在开发地下水,通过地下水发展农业,把羊用的肥料送到地里再种各种树和花果,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白春兰成立“白春兰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的就是让治沙通过公司来运作,从买树种树到养树都形成产业链,以此来发展经济,规模化治沙,让农民通过治沙富裕起来,但目前缺的就是资金。

  特别是目前盐池县地下水资源相当紧张,连续十几年的干旱,使现在地下水位下降,也就是打到地下4米左右才能见水,当时白春兰种树时条件比较好,种树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比较高,现在种树就不容易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我们县委县政府真诚欢迎有识之士来盐池投资建企业。

  白春兰高兴地说,尽管目前困难很大,但她还要治沙,而且联合更多的群众一起治沙。最近,她刚刚承包了1000亩沙漠。

  白春兰,一位土生土长的农家妇女,用青春和汗水在宁夏毛乌素沙漠边缘建起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屏障,她的成绩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2001年8月,延安精神研究会邀请白春兰入会,也成为一名会员。近十多年来,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绿色标兵、全国环保百佳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十大绿化女状元、十大治沙防沙标兵,并荣获中国“十大女杰”提名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