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城市绿化新选择:让本地种回家
作者:蒋高明  文章来源:科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16 10:44:41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目前, 我国城市绿化与美化过程中过多强调速生种与外来种,忽视了在山区依然“默默无闻”的本地种。这样造成了的结果要么是生物入侵,要么是物种太娇气了,需要耗很多的水与能源,如洋草坪带来了物种单一、消耗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和容易产生病虫害等。另外,最关键的是,由于强调速生,难以形成特色树和古树,如我国城市中大量种植的是苗圃里常见的商品种,许多树木是速生的。一些树木只能活30-50年,如杨树、泡桐等。在北京郊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发育了十分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多样性,例如百花山、雾灵山有高等植物1400多种,是北京值得骄傲的自然财富,是比人工建造的文物等遗产更加宝贵的自然遗产,伦敦、纽约、巴黎、柏林、俄罗斯等首都均不具备山地这一生态景观类型。对于这部分大自然赋予的财富,我们还缺乏高度的认识,缺乏科学的评价,在实际应用中就容易被人遗忘。需要在今后的绿化建设中予以高度的重视。

        一个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两个关键的因素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一是环境污染的控制;二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北京为例,做为世界级的特大城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六朝古都,北京灿烂的文化与她的生物多样性关系密不可分。例如北京城区分布有2979株古树、郊区有1.8万株古树,这些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生物多样性遗产。现代的北京能否为后人再留下更多的类似财富,要看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和科学规划。大自然赋予了城市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这是城市建设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基础,城市的绿化、美化、香花、净化、文化、特色化都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基础之上。为此,我们建议,今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城市建设必须重视本地种类的作用,创造条件让本地种“回家”。

公共绿地中的本地种

        本地种是指城市没有建立之前自然分布的种类,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态本底。以树木为例,北方城市中的本地种有辽东栎、核桃秋、山杨、枫杨、棘皮桦、大果榆、糠椴、紫椴、元宝槭、栾树、油松、白皮松等。树木生长有各自的规律,寿命长短不一,从几十年到几千年。如果一味强调速生,很快见绿,那只好三五十年就更换树种,不可能留下古树。一个城市要形成很强的风格,最好的做法是规划好了长期保存,越久就越值钱。承德避暑山庄的设计者康熙皇帝,在建庄之初就下令将山区的植被完整保留,尽量不引近外来种。即使到了嘉庆年间,需要补栽树木,也是从山庄外的自然植物群落中选择树木,他们的选择的树种竟是被当今生态学家称为北方落叶针阔叶混交林的两大当家树种——槲栎和油松。城市绿化强调种植本地种的理由是:1) 反映城市的生态特色。一个城市当家树种是外来种类或速生种类,就失去了特色;2) 反映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英国人也很喜欢中国的银杏,但他们不会将银杏作为他们的行道树;相反,带有殖民屈辱历史痕迹的英国梧桐、法国梧桐在中国许多城市大行其道,且被人引以为荣。3) 丰富文化多样性,留下古树。北京是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城市,是六朝古都。古都需要有相应的生物多样性搭配才能符合古香与古色。一些树木应当能够成为古树,而经过几百万年自然选择的本地树种大都是长寿的。加拿大的杨树及其杂交种一统天下,天下树木都姓“杨”,北京也不例外,已将首都机场的高速公路建成“杨林大道”,这个问题不能不使人发思。要建设文化与传统共存、现代与自然共存的国际化、现代化与文化的首都,所有这些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问题该是提到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北京新规划的“奥林匹克公园”的物种选择需要经过生态学家的论证,要强调本地种,强调发展“城市森林”,还要注意这些植物能够吸引动物。一些外来种如火炬树等的使用一定要小心。这些外来种除其能够迅速提供绿色外,生态与文化的价值是不高的,而潜在的危险却很大。

本地种进入庭院

        庭院、居民小区、机关单位、学校等更适合种植城市周围山区的本地种类。北方城市中,除了上述乔木外,丁香、金露梅、银露梅、忍冬、六道木、鼠李、毛榛、荆条等灌木,羊胡子草、白羊草、各种不同季节开花的草、加上被人们当作“杂草”除掉的草本植物都是理想的材料。20世纪初的燕京大学校园就从百花山引进400多种植物,不能不佩服当时设计者独特的欣赏眼光。目前,城市逐渐被许多铁栏杆圈起来了,如家庭的阳台,马路上的隔离栏杆,甚至出租车里,这些铁栏杆给人以“监狱”的感觉。而一些藤本植物的巧妙利用,就可消除这种不愉快。如忍冬科的金银花春季可赏花(花有黄白二色,故名金银花)、夏季可增立体空间的绿、冬季也不落叶,增加了城市冬季的绿;其花还是著名的药材,还可招引蜜蜂等许多昆虫甚至鸟类。最关键的是,绿色与花色增加了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增加了城市美。

郊区生态建设更要重视本地种、慎用外来种

        城市郊区尤其山区,要在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应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绿色产业。对没有建立保护区但有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地方要抓紧建设自然保护区。组织专门的队伍争取国家级、世界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使城市成为现代化、生物多样化、自然化、文化共存的城市,其中只有郊区山区才能够反应城市的自然属性,国内外生态状况好的城市无一例外地将郊区的自然植被保护纳入在城市生态建设之内。北京山区地貌多变,山多、水多、林多,自然风景多,名胜古迹多,土特产品多,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十分丰富。京北就有旅游景点60余处,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带动起来,退化的山地生态系统也可以借助自然力得到恢复。

        中国是世界生态系统第一大国、生物多样性第三大国,我国城市郊区中的植被最能够代表生态本底状况,理应当大力发展。然而,遗憾的是,现在很多城市郊区绿化,使用的不是本地种类,而是大量的外来种,如洋槐、桉树、火炬树等。以火炬树为例,来说明大量种植这些物种的害处:

        其一,火炬树系外来速生小乔木,形不成古树;另外,其风格与我国悠久文化历史也格格不入。这是因为,到处都是一片红,破坏的自然景观的和谐,容易陷入俗套。再次,火炬树的红色与本地的槲树、黄栌、元宝枫不同,前者经霜落叶,红的时间短暂,是假红;而后者则能耐风霜,红叶真实且周期长。城市森林建设不是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生态美学、自然和谐、自然文化等利用价值出发的。所以,作为速生种的火炬树绝对不能在城市中大行其道。
        第二,火炬树一旦大量繁殖,去除困难,就会形成入侵物种,后患无穷。火炬树(Rhus typhina L.) 原产北美, 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属漆树科植物。在原产地,自然生长海拨高度在1300m-2200m之间,年降水量800-1200mm,适应的最高温度42(C,最低温度-35(C,因此具有极广阔的生态位。一旦离开原产地,由于失去生态平衡,就会大量滋生而危及引种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发现在火炬树成片生长的地方,基本上其它物种被排斥,长期下去是非常危险的。
        第三,火炬树自身的分泌物质会引起过敏人群的不良反映。由于火炬树为漆树科植物,其分泌物很多, 其中挥发油、树脂和水溶性配醣体等会引起过敏反应,如引起皮肤红肿;加上其花序大,产生花粉多,又是外来种类,如果大面积种植,容易造成不适应人群的过敏反应,形成新的过敏源。  
               
        总之,我们建议,在今后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应当大量发展本地植物,慎重使用或停止在城市绿化大量使用外来种的做法,尤其注意控制外来种入侵,使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