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态因子及其分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现代生态学(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19 12:27:04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水分、食物和其他相关生物等。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也称生物的生存因子。

生态因子的分类

    生态因子的类型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不统一。简单、传统的方法是把生态因子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前者包括生物种内和种间的相互关系;后者则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

1.气候因子

    气候因子也称地理因子,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等。根据各因子的特点和性质,还可再细分为若干因子。如光因子可分为光强、光质和光周期等,温度因子可分为平均温度、积温、节律性变温和非节律性变温等。

2.土壤因子

  土壤是气候因子和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因子包括土壤结构、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等。

3.地形因子

    地形因子如地面的起伏、坡度、坡向、阴坡和阳坡等,通过影响气候和土壤,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

4.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包括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如捕食、寄生、竞争和互惠共生等。

5.人为因子

    把人为因子从生物因子中分离出来是为了强调人的作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带有全球性,分布在地球各地的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受到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