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球不是我们的,也不是我们从父辈手中继承来的,而是从子孙手中借来的。”留一个美丽的家园给我们的子孙,是我们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环境与发展协会——先进的北大人在1991年成立的第一个环保组织。“增强环境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十二年的风风雨雨,十二年的艰苦创业,几代环发人创造出了瞩目的成绩,我们的口号越喊越响,连续几年被评为北大十佳社团。时至今日,环发在校团委社团文体部,校环境保护办公室和环境学院的指导下,已有新老会员千余名,是北京大学学生社团中人数最多,科研水平最高的学术实践类社团之一。成立十多年来,协会一直致力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学术、实践、宣传、教育活动,在北大校园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得到了学校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忧患意识使我们走到一起来,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环发人无利可图,全凭一片热情,用多彩的实践活动力求唤起身边人群的环保意识,渲染出深厚的人文理念。从协会成立开始,正规的机构设置,持续不懈的活动创意,丰富的思想交流,就成为了环发人自身团结的支柱,对外交流的基础。
十二年来,历届环发会员不断做出自己的成绩,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环发人以自己的行动呼唤人们的环保意识:
2003年2月推出了协会网站,走出了对外宣传的关键一步。
3月10日,启动万柳废纸回收回收,协会在各区1层安放了废纸回收箱,并得到了万柳学区团工委、各区楼长和保安的支持和协助,广大同学积极响应。
3月19日,“关注生命之源,投身绿色实践”——密云水库树木认养活动在三角地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3月22日,北大学子共认养树苗800棵,为密云水库的绿化、首都的生态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4月11日 开展了“取消一次性木筷”活动,协会成员在免费向广大师生发放筷子。并且针对一次性餐具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三角地展出关于一次性餐具问卷分析的展板。
春光明媚的4月,肆虐的非典型性肺炎侵袭京城,2003年5月5日,环境与发展协会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节约用水,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随地吐痰,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保证自身与他人健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亦不容忽视。”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协会积极调整活动计划,把协会内部建设与发展作为非典时期工作重点之一。
1、 依托北大未名bbs协会版面,于5月9日举办了第一期环境与发展协会建设与发展论坛,集中讨论协会自身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蒙古生态与游牧文化展
非典期间,协会依托网络平台,于4月22日地球日推出了内蒙古生态与游牧文化展(网络版),应广大同学的强烈要求,在团委社团文体部、环保办、环发协会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生态与游牧文化展(展板)于5月13日又在三角地拉开帷幕。本次文化展分为:草原篇、游牧文化篇、生态危机篇、责任行动篇四个部分,展览一直持续到5月25日。
3、一个真实的故事图片展
6月2日—6月6日,在北大三角地,《一个真实的故事》——仙鹤姑娘摄影展展示了徐秀娟烈士的英雄事迹。
4、“节水警示牌”张贴
5月份,协会与学校节能办等部门建立联系,进行广泛交流和协商,得到了海淀区节水办公室和校环保办、节能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提供了500多个节水警示牌;6月5日之前,完成了图书馆,一、三、四教及理教,各食堂的警示牌张贴;6月6日,协会在校环保办、节能办的指导下,在三角地进行节水宣传,面向广大师生义务发放节水宣传材料及印有节水标志的布袋等宣传品。此外,协会与北大环境学院同学联系,将他们对北大饮用水(本部和万柳)的分析结果以协会快讯的形式展现给广大同学,让大家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并针对北大饮用水的水质状况提出了合理建议。
9月份,环境与发展协会有了新生力量的加入,新会员在老会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麋鹿苑。开始了新学期的活动。
“中国环保三十年绿色论坛”系列活动
1973年8月5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的巨轮正式扬帆启航。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尽管如此,我们目前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式和艰巨的环保任务。为此,环境与发展协会特举办“中国环保三十年绿色论坛”系列活动,以纪念中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三十周年为主题,立足北大校园,通过图片展览、讲座、论坛、绿色影院等形式,积极倡导“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普及环境知识,提高环境意识。经过精心准备,协会组织了以下活动,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部分活动介绍如下:
1、环境警示教育图片展
2003年11月3日—9日,协会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合作,图片展在三角地启动。此次图片展通过数百幅摄影作品和宣传画图片,反映了我国的部分环境状况和环保工作的某些侧面,以触目惊心的生态环境状况警示社会各界: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祖作国的秀美山川和生态安全,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每个人都应义不容辞的担当起保护环境的历史责任。
2、2003年“节能宣传周”活动
此活动由北京市发改委组织,团市委等五部门主办,以“节约能源、绿色奥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协会立足北大校园,于11月3日—9日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在各宿舍楼、水房等地方张贴节能宣传海报,在三角地集中发放宣传材料及宣传品,悬挂宣传横幅。
3、淮河生态环保摄影展及霍岱珊老师讲座
霍岱珊老师自1998年以来,已沿淮河进行生态环保摄影考察达五年之久,是民间环保组织:淮河水系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简称淮河卫士)的发起人。他于11月8日进京接受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记者协会颁发的环境好新闻一等奖,淮河生态环保摄影展览也将在颁奖会上展出。摄影展通过令人触目惊心的淮河水污染场景,向人们发出生态警示,呼唤全社会的生态环境道德和环保参与意识,加快水污染的治理进度。协会与江淮发展研究会合作,请霍岱珊老师在北大举办摄影展并邀请他莅临北大演讲。
4、电子垃圾项目巡展
绿色和平组织从2002年11月份到现在开展电子垃圾项目已将近一年多,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的复杂性,使得其回收难以解决。为了引起大学生对电子垃圾问题的关注,协会于11月下旬加入到绿色和平办公室组织的巡展中,用生动的图片向同学们介绍了电子垃圾的知识。
5、绿色和平组织总干事莅临北大演讲
由协会承办,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总干事Gerd Leipold博士于11月22日在北大图书馆北配殿多功能厅进行了一场题为“全球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的演讲。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只是协会成长的一个侧影,漫长的绿色历程,留下了一届又一届环发人坚实的脚印。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把人文理念引入活动,注目环境变化,更深思发展前景,与所有关注国计民生的环保志愿者一起为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贡献力量。
是什么让你我走到一起,是什么让我们紧紧相依,是这片热土,是这片充斥着我们的气息又养育着千千万万人民的土地。你是否看到了她疲惫的面容,你是否看到她的滴滴泪水,你的心灵是否被深深地触动,你的记忆是否被深深地烙刻……
让我们走到一起来吧,为了我们心目中共同的一片绿!
领略环发风貌,关注环发动态,请登陆北京大学环境与发展协会主页:
http://www.environ.pku.edu.cn/student/eda/index.htm
会长:熊伟 北京大学化学院2002级本科生 电话:010—51635042 手机:13810097383 E-mail:huanfa@ccermail.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