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六个重大问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自然保护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8/7 14:45:14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包括104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内的192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最后通过了《执行计划》和《政治宣言》两个基本文件。这是继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后又一次具有广泛影响的会议,它表明人类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全球可持续发展,由于地球首脑峰会的召开而广为注视。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人类社会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它们并不会因地球首脑峰会的闭幕而结束,也不会因地球首脑峰会的召开和发布一些文件而自动解决。在地球首脑峰会已过三个月之后的本期动态中,我们再对其中的六个重大问题进行一些简单扼要的介绍,供广大读者参考。
 

全球气候

  全球气候恶化是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议题之一。自工业化革命以来的200多年,人类大量使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据会议提供的资料,自1900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大约0.6摄氏度。海平面每10年上升约1厘米。在过去40年中,北冰洋的冰层厚度下降了40%。全世界主要冰川都在减退。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出现,来势凶猛。世界范围内旱灾、水灾和其它气候灾难的发生频率也大大增加。
  尽管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减少或稳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但20世纪90年代后,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在持续增加,特别是在亚洲地区和北美。亚洲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导致排放量持续上升。前苏联因经济衰退和重组,排放量有所减少。欧洲和日本的排放量保持稳定。北美人均矿物燃料的消费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发展中国家的十倍。由于不同的交通、住房、生产和消费方式,欧洲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约相当于北美的一半。 
 

全球水资源问题 

  虽然地球的70%面积覆盖着水,但只有2.5%的水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目前11亿人未能用上安全饮用水,24亿人缺乏充足的用水卫生设施。联合国警告说,到2025年,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会生活在缺水的地区。现在缺水或水资源紧张的地区正不断扩大,特别是北非和西亚尤为严重。
  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农业用水占用了全球淡水资源的约70%,联合国预计在未来的20年里,世界需要增加17%的淡水灌溉农作物以满足人类对粮食的消费,加上工业用水、家庭用水和市政供水,到2025年,整个淡水供给需要增加40%。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不合理利用也造成水资源的萎缩。过度用水、水污染和引进外来侵略性物种造成湖泊、河流、湿地和地下含水层的淡水系统的破坏,已经给人类带来严重后果。在美国、印度和中国的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水床沉降而无法补充河流的水源,常常造成河流断流而使下游干涸,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和中国的黄河。
 

全球健康问题

  健康问题是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议题之一。没有人类的健康,就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然而,大多数发展活动都会对我们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带来或加剧许多健康方面的问题。 
  会议发布的资料说,艾滋病已经夺取了数百万正值壮年人的生命,而每年又有数百万人死于与空气和水污染相关的疾病,他们大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说,10%至15%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并不罕见,它可以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1%。
  肺结核和艾滋病使低收入人群在经济上损失达120亿美元。布伦特兰指出,如果疟疾在30年前得到根治,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或许会增加1000亿美元。每年发展中国家有1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与水和空气污染有关的疾病,如腹泻,疟疾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全球可预防疾病的25%与环境恶化有关。6000多万人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92%在发展中国家。


全球贫困问题

  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按人均收入每天低于1美元计算,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率已经从占人口的29%下降到23%,贫困人口则从13亿轻微下降到12亿。如果这样的趋势能够保持的话,2015年的贫困率将能达到联合国设立的目标,即在1990年的贫困率基础上减少一半。
  亚洲和拉丁美洲减轻贫困取得成效,最为显著的是东亚地区,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欧以及前苏联地区的贫困率则出现上升趋势。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口最多的是在亚洲,特别是农村地区,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率最高。各个地区处于长期饥饿的人口也呈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的长期营养不足人口从1970年的9.3亿降低到目前的约8亿人。联合国预计东亚和拉丁美洲地区能够达到《千年宣言》所规定在2015年饥饿人口减半的目标,而照目前的趋势,撒哈拉以南非洲到时与目标距离甚远。经济不平等是消除贫困的主要障碍。而收入差距最大的地区是拉丁美洲和非洲,而亚洲地区也存在收入不平等的现象,但从国家的整体来看,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正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主要得益于高速的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 


全球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世界人口数量已经从1950年的25亿和1980年的44亿猛增到2000年的60多亿。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联合国预计全球人口将增加到2025年的80亿和2050年93亿,预计全球人口能稳定在105或110亿左右。而未来的几乎所有人口增长均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为此未来世界不得不养活另外的50亿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将更加紧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引发空前的危机。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报告,亚洲的人口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但人口密度依然高于其他洲,在东亚和南亚,人均占有可耕地只有六分之一公顷,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的压力和农业灌溉用水的短缺,将迫使上述地区需要增加粮食进口以减少饥饿和改善营养结构。
  联合国警告说,虽然非洲目前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可耕地高于亚洲,但它的人口正在急剧膨胀,趋势非常危险。同时,世界人口的增长率从1950年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与此伴随的是小家庭的出现,使得家庭能在教育、营养和保健上对下一代进行更多的投资,有利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联合国警告说,世界人口的质量正受到艾滋病的侵蚀,尤其在非洲地区,艾滋病已经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死亡的主要诱因,使得人均寿命降低了15年,是世界人口的一大课题。


全球粮食安全问题

  从1970年到1999年,全球的人均食物消费不断上升,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每天消费食物热量从2100卡路里上升到2700卡路里,而发达国家则从3000卡路里增加到3400卡路里。虽然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才能达到发达国家1970年的水平,但因为食物消费总量的急剧上升,到时世界将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问题。
  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在食物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粮食增产的潜力却愈来愈受到限制。目前世界只有11% 的陆地面积用来种植粮食,东亚、南亚和欧洲的可耕地的潜力基本到了最大限度,而在西亚和北非,增加粮食产量却受到水缺乏的限制,目前只有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和增加粮食产量。在非洲地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频繁的自然灾害,如干旱和洪水等,粮食生产在一些地区变得难以为继,相当部分的可耕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导致作物歉收,最终出现粮食危机。亚洲也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因经济的增长、人口的增加、消费模式的变化而导致耕地资源的相对缺乏,不得不增加粮食的进口。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