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海上走廊——海峡
作者:孙湘平  文章来源:商务印书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9/8 17:09:3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四)海上走廊——海峡

海峡是指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狭窄水道,它往往伸入大陆与大陆、大陆与岛屿或岛屿与岛屿之间。在中国沿海,主要的海峡有渤海海峡、台湾海峡以及琼州海峡。

1.渤海海峡

指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西南角至山东半岛蓬莱登州头一段水域,宽约57海里,长115公里,最大深度78米。西与渤海相连,东与黄海毗邻。庙岛群岛散布于海峡中、南部,把渤海海峡分成8个主要的水道。各水道的宽度和深度不一,大体是北宽南窄,北深南浅。8个水道中有6个呈东西走向,它们是:

老铁山水道——老铁山西南角至北隍城岛一带水域,是渤海海峡最主要的通道,宽约24海里、水深50~65米,最大水深83米。

大、小钦水道——南隍城岛至大钦岛一带水域,宽4海里,水深25~50米。

北砣矶水道——大钦岛至砣矶岛一带水域,宽约6海里,水深35~45米。

南砣矶水道——砣矶岛至猴矶岛一带水域,宽约8海里,水深20~40米。长山水道——猴矶岛至北长山岛一带水域,宽约5海里,水深25~30米。

登州水道——南长山岛至登州头一带水域,宽约4海里,水深10~30米。

渤海海峡在地质时代曾为陆地,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连在一起,后因地壳变动及海浸运动才滔为海底,成为渤海海峡,而庙岛群岛就是露出海面的古代山脉。

2.台湾海峡

位于中国台湾与福建之间,是纵贯中国南北海运的要道。它的范围目前尚无一致的划法,较多的说法是:福建闽江口黄岐半岛北茭嘴与台湾的富贵角联线为其北界,南界为台湾南端的猫鼻头至广东的南澳岛联线。海峡走向大致为北北东—南南西,南北长约380公里,东西宽约200公里(最窄处130公里),面积约7万多平方公里。

台湾海峡位于中国大陆架上,地形起伏不平,平均水深约60米,最大深度1680米。海峡中有一东北—西南向的隆起带,由台中浅滩、澎湖列岛和台湾浅滩将海峡分为两部分。西北部较平坦,水深约50米;东南部坡度较大,水深70~160米。澎湖列岛是海峡中主要的岛群,扼台湾海峡南部的咽喉。澎湖列岛与台湾西南的水域称澎湖水道,宽约23海里,水深50~160米。台湾浅滩是海峡内最大、最浅的浅滩,系许多水下沙丘组成,距水面约30~40米,形如椭圆,位于澎湖列岛西南,面积约8800平方公里,是各种经济鱼类产卵群集的场所。海峡西岸多岩岸,岸线曲折,港湾幽深,山地一般直逼海滨,多天然良港;东岸多沙岸,海岸平直,地势低缓,沙滩广阔,多沙丘、潟湖,缺乏天然良港。

台湾海峡在地质时期曾经历过多次海陆变迁。古生代和中生代时还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第三纪始新世的一次大规模海浸,使整个海峡两岸均成为海面;中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台湾和澎湖列岛才又耸起成为陆地,形成台湾海峡的基本轮廓;第四纪冰期以后,世界性的海浸才又形成现今的台湾海峡。

3.琼州海峡

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西接北部湾,东连南海北部。为一近似于东西向且长度大于宽度的横向长型海峡,长约80公里,宽20~40公里,面积约237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44米,最大深度120米。

海峡两岸的岬角和海湾基本上是交替出现的。北岸自东向西有红崖角、排尾角、屿角、滘尾角、红坎湾、海安湾及滘尾湾;南岸相应有铺前角、白沙角、澄迈角、玉包角、铺前湾、海口湾及澄迈湾。北岸广泛分布着低平的玄武岩台地,南岸为磨蚀-构造熔岩台地。两岸都广泛分布有火山岩。

琼州海峡的海底地形是从两岸向海峡中央逐渐变深,并可用50米等深线绘出一个北东东向的狭长矩形深水盆地。深水盆地中央有深80~100米的深水槽。海峡东西两口地形逐渐平坦,深度变浅。向西过渡到平坦的北部湾海底,水深20米左右;向东通过一片不规则的浅滩过渡到水深约30米的南海北部大陆架。

海峡地区海流较强,多数季节的流向是由东向西,唯夏季西南风盛行时才由西向东流动。东流速度大于西流速度。东流时间短,西流时间长。

琼州海峡可能是在中更新世时期,因地壳发生差异性运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