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发展循环经济国外案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水信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21 15:43:09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瑞士:废弃物循环利用居世界领先地位

  瑞士是个面积仅有4.1万平方公里、人口700多万人的欧洲小国,但其环境保护堪称世界一流,在对各种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面也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瑞士是首批循环利用塑料瓶的国家之一,目前对使用过的塑料瓶的回收率已达到80%以上。而欧洲其他国家的回收率仅为20%~40%,因而瑞士对废塑料瓶的回收率和处理加工水平均在世界名列前茅。

  十多年来,塑料瓶迅速进入瑞士消费者家庭,逐渐取代玻璃瓶,因此回收废塑料瓶成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新课题。目前,瑞士全国设有1.5万个收集塑料瓶的中心。据统计,现在瑞士平均每个居民、每年送往收集中心的塑料瓶达100个。

  瑞士政府明文规定,企业只有在使废弃的塑料瓶回收率达到75%的情况下才能获准广泛生产与使用塑料瓶。为了资助收集、分拣和循环利用塑料瓶,政府实施对每个塑料瓶增加4个生丁(约合0.24元人民币)的税收,所获资金由瑞士一个回收塑料瓶的非营利机构管理,作为回收废塑料瓶的专用基金。该机构还经常组织向开发商和消费者宣传回收塑料瓶的活动。

  瑞士在原有4个塑料瓶处理厂的基础上,不久前又在沃州新建了一个大型现代化处理厂,具有每小时分拣和压扁15万个塑料瓶的能力,将不同颜色的塑料瓶分类处理成新的塑料制品材料。

  瑞士也十分重视循环利用罐头盒。全国各地设有4000余个回收箱,每年回收废罐头盒1.2万吨以上,即平均每人1.7公斤。回收来的罐头盒经加工厂处理后用于制作锅、工具、管子,甚至汽车外壳等金属产品,既节省了原材料和能源,也减少了空气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瑞士同样采取措施回收废电池,联邦环境局专门设有负责回收废电池与蓄电池的机构。据称,目前世界仅有两家废电池处理厂,一家在日本,一家在瑞士。在瑞士居住的人不得随意丢弃废电池,也不能混同其他垃圾一起丢弃,必须投入专用的回收箱,或集中起来交给物业管理人员处理。据报道,瑞士每年销售约3800吨干电池,2003年对废电池的回收率为64%,政府当局的目标是使废电池的回收率达到80%以上。

  近年来,手机大量进入瑞士市场,而且手机更新换代非常快,瑞士全国每年约有150万部手机被淘汰。瑞士沃州的手机进出口公司“Idris”首先提出了对每部旧手机支付5瑞士法郎(约合30元人民币)进行收购的设想。瑞士在2003年底正式成立了回收旧手机的专门机构,并在全国8000余个邮局开设了收购旧手机的业务。在不足3个月的时间里,全瑞士就收购了5000多部旧手机,其中近2/3的手机还完全可以使用,只不过款式和功能有点过时罢了。

  回收到的旧手机集中送往设在日内瓦的一个专门工厂进行检测、分拣和处理。工厂把完全可以使用的或只需换某些零件就能使用的手机同已不能使用的手机分开,将完全好的手机和修理好的手机送到“Idris”公司,然后运往非洲、中东、亚洲、拉美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销售。由于旧手机价格便宜,很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与此同时,工厂把报废的手机拆开,取出可利用的零部件,对其他废弃物进行科学、合理地处理。

  以色列:惜水如金的国度

  以色列60%的国土面积被列为干旱地区,在350万公顷可耕地中,只有190万公顷得到灌溉,缺水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以色列建国50多年来,在水资源利用、回收和管理方面摸索出一套成功办法,在农业产量增长12倍的同时,农业用水量只增加3倍。以色列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技术应用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政府对水资源实施严格监管

  以色列于1959年颁布《水资源法》,规定境内所有水资源均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调拨使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汲取地下水。以色列为此专门设立了水资源委员会,具体负责水资源定价、调拨和监管。

  水资源委员会是根据用水量和水质来确定水价和供水量的。城镇居民的用水价不仅比农民用水价高许多,而且政府还向城镇居民另外收取污水处理费。农民因农业生产需要用水量大,政府为此规定了阶梯价格:在用水额度60%以内水价最低,用水量超过额度80%以上时水价最高。政府制定阶梯价格的目的是鼓励农民节约用水。

  以色列每年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约为20亿吨,但是由于经常出现干旱,每年可能利用的水资源一般不超过17亿吨。农业灌溉每年需要用水10亿吨,其中一半是含盐浓度高的咸水和污水经处理后的净化水。

  以色列干旱地区雨水少,蒸发量大,因此基本上没有地表水,地下水也都属于咸水。政府为从地下抽取的含盐浓度高的咸水以及污水处理后的净化水另外规定了价格,以鼓励对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纵横连贯的供水系统保证用水按需分配

  以色列地形南北狭长,犹如楔形。每年雨季为11月至来年3月,漫长的炎热夏季几乎滴雨不下。平均年降水量北部最多,为800毫米,南部最少,为25毫米。水资源集中在北部和中部,但是农田却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干旱的南部,因此“北水南调”就成为以色列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政府投资兴建的“北水南调”工程“国家供水系统”于1964年投入使用,每年从北部加利利湖向南部纳盖夫干旱地区输送4亿吨水。该系统由地下管道、水渠、隧道和过渡水坝组成。为了让水南流,人们得用水泵将海平面以下220米的加利利湖水提升到海平面以上152米。

  国家供水系统不仅仅是“北水南调”,而且还在冬季和春季北部雨水充沛时将多余的水输往东部地中海濒海区,注入地下蓄水层,以防海水因地下水位下降而倒灌。如果把国家供水系统比作大动脉的话,那么与国家供水系统相接的全国各地的小型供水系统就好比毛细血管,彼此连通,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网络,水资源委员会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调拨用水。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