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数量仅为2930只,比2002年少了近一半! 在辽河西岸的南小河地区,黑嘴鸥最后的栖息地,虾农们围海育虾,倒灌进的海水,淹没了五六百个黑嘴鸥巢穴,许多雏鸟被淹死,鸟蛋被捣毁。说起这件事,刘德天就悲从中来:已经岌岌可危的生物物种,人类为何还要苦苦相逼? 海洋监测专家说,作为丹顶鹤繁殖的最南端,亚洲最大的芦苇产区,盘锦适宜丹顶鹤繁殖栖息的湿地面积,已由505公顷降到135公顷;从以前栖息100只,降到30只。刘子向说,2003年在盘锦越冬的,不超过10只。 在保护区经常会看到这样不协调的一幕:被“磕头机”的钢筋铁臂环绕在芦苇荡里的丹顶鹤,怯生生地接近油井,找一些淡水喝。 这种优雅、好静、警惕性极高的飞禽,似乎已接受了人类侵入自己家园的事实,无奈地做出妥协。 ———这脆弱不堪的生物链,哪天再会断裂?
有多少毁坏的可以重来? 盘锦湿地面积减少了60%,仅仅用了15年。湿地,被称作“地球的肾”,与湿地消逝相伴随的是海洋水质急剧下降,赤潮多发,鱼汛绝迹,鸟类濒危,渔民无以为生。
湿地 真的还湿吗? 我们的眼泪如溪如河如海 还能润泽多久 况且 空洞无神的黑井 ———泪滴几乎枯干 …… 盘锦。稻香诗社。宋晓杰的诗。 这些年,她写了很多以芦苇、丹顶鹤、湿地为主题的环保诗歌,来唤起公众对这片危机重重的土地的关注。 “我是土生土长的盘锦人,从小在芦苇荡里奔跑玩耍,我不希望后代抱怨我们。”她恳切地说。 刘德天这些年来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忙碌奔走:保护黑嘴鸥,保护丹顶鹤;保卫苇田;保卫湿地。他身兼记者和环保志愿者两个角色,哪里有破坏,他就到哪里去阻止和曝光。 然而,个人的力量何其微弱。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最新的调查数据触目惊心:1987年至2002年,盘锦湿地面积从6万公顷减少到2.4万公顷,减少了60%! 围垦、养殖、石油开采毁掉了大片的湿地,剩下的部分无法连结成片,蓄水、净化、调节气候、防止盐水入侵陆地等多种功能急剧衰退。 最直观的就是排污净化功能的减弱。 “以前看到造纸厂流到辽河口的水,是明黄色的,而现在,要不泛着白沫,要不就像酱油一样浓黑。”刘德天有几次在南小河一带考察,发现有好几片水域都变成了一潭死水,漂浮着腐暗的绿藻,偶尔还能见到翻了肚皮的死鱼死虾,“这对靠近海边的河域来说,很不正常。” 变得脆弱的湿地生态无法再起到“过滤网”的作用,许多污物直接扑向大海。据环保专家取样分析,目前渤海水体是全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几近临界点;而盘锦湿地沿岸,又成为全国赤潮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暗红色的污物覆盖整个海面。 专家们警告说,如此下去,10年后,渤海将成为地球上第二个“死海”。“到那时,即便不再向渤海排进一滴污水,单靠其自然与外界交换恢复生态,至少要用200年时间。而沉积在海底的污染物将存在几百年。” 湿地的流失也让近海土地盐碱化情况加重。一些由苇田开发成的“粮仓”,由于土质严重盐碱化,最终无法种植水稻而废置。 据悉,辽宁省有关部门决定有步骤地退耕还苇,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目前,4万亩水田还苇塘的工作已经启动。双台子河口保护区的大路小道,“退耕还苇”的标语牌十分醒目。 由衷地希望芦苇荡的人间美景重现于这片土地上。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