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广西大学学生绿色环保协会 |
作者:广西大学学生绿…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学生绿色环保协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17 17:07:3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广西大学学生绿色环保协会(简称绿协)成立于2001年5月,是一群对环保有着执着的信念的大学生在第一任会长胡协民的带领下艰难草创的。三年来,协会的发展起伏不定,先后历任了五位会长(第二任会长蔡慧茗,第三任会长李嘉慧,第四任邓静友,现任会长郑欣);组织机构也一改再改(草创之初只有秘书处、宣传部、外联部、实践部、,2002年新增了技训部。2003年新增了信息部、环保小组、动植物兴趣小组、,后又将动植物兴趣小组经改制变成现在的环教部)西会的指导思想也有所发展(协会的宗旨由原来的“保护环境,共建美好的家园”发展成为现在的“介绍环保知识,传播环保理念;提倡节约资源,倡导绿色消费;关注生存环境,保护美丽家园”。协会的性质也由单一的兴趣性发展成为兴趣性和学术性并驽齐驱。另又在2003年确定协会的定位是“由现在的传播型社团发展成为传播型和学术型社团”。用一个“变”字来形容协会这三年的发展历史最适合不过了,创业之艰辛由此可见一斑。但这“变”的背后有绿协人对环保不灭的信念;有绿协人对大学生环保社团建设的不弃的追求;有绿协人对协会深沉的爱和归属……。这些都是不变的,是我们称之为亘古不变的“绿协精神”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友爱、自强不息” 那么为什么我们大学生要做环保?我怎么做才是环保的呢?2001年协会创建时,回收废旧电池这个活动就开展了,我们还在学校内设了多处回收箱。但结果呢?2003年国家出台了文件宣布“不提倡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那之前我们的努力岂不是好心办坏事?还有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宣传活动,从草创至今我们大大小小的宣传活动做过了四五次。每次都会得到大部分同学的支持。2004年上半年的那次,学校后勤部门还承诺在学校内刷卡的地方都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但是至今未能履行承诺!即使学校在校园内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但其替代品 消毒筷的卫生质量并不尽如人意,还有成本较高问题,我们又怎么解决同学的非议而把事情做好呢?还有为宣传少使用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我们还进行过校园内清理白色垃圾的“拣垃圾”,但事后就有人称我们是拣垃圾的协会。我们的辛苦竟换来这样的一个称号?我们为什么要做环保?我们曾经灰心、失望、,也就是协会最危机的时候,整个协会一百多个人,干事的只有十来个人,会员都对先前的回收废旧电池、禁止使用塑料袋等活动失去了兴趣甚至反感。我们感到空前的无助。但我们最终还是没有放弃,即使是一个部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我们也没有放弃,我们努力的思考、行动!首先我们集资买回了12个帐篷,从此协会有了自己的野外装备。然后我们在空谷网站上建论坛,并努力建设自己的网站。一方面我们进行协会组织机构的整改,将实践部改为活动部,又新增了信息部、环保小组和环教部,同时明确了各部门分工,确定每周一次的例会程序,以加强交流。另一方面引进了项目制的思想,将协会松散的气氛调整为兴趣与研究并重,讲究实效、团结、责任心、和归属感,我们鼓励会员提项目。这两方面的工作的同时,我们积极参与学校创建绿色大学的工作,成功地在2004年上半年与影协承办了中青报主办的“绿色电影月”活动;连续两次参加社团总会举办的暑假“三下乡”或;连续两次参与“绿色校运会”系列的宣传活动;同时,我们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2004年1月邓静友代表协会参加了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培训营”和第二届“绿色中国”论坛;同年七月,绿色记者袁春燕和唐翠珍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GREENSOS的记者培训营,我们还曾在2002、2003年派人参加了广西大学生绿色营;同时,协会内部环教活动、野外拉练活动也开展的有声有色。从上西林镇攀登5个多小时至大明山顶,去过钦州湾观察红树林,骑自行车历经4个小时至杨美古镇进行环教活动,还到凤凰滩、凤亭湖等地方野营,宣传方面做过保护黑顶鹤大型图片展;项目方面尝试过白鹭项目考察活动(未完成)和南宁野生动物贸易情况调查(已完成)两个项目。协会连续两年被评为校“优秀社团”。 协会的情况有所好转,但仍旧有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一是资金不足;二是各负责人仍缺乏管理团队的能力。但我们始终相信“绿协是最好的”即使现在我们仍未做到,但是你们一定可以做到。 回首在绿协的这三年,我付出许多,但收获更多。我是伴随着协会一起成长的。我爱绿协,爱绿协的兄弟姐妹们。让我用潇潇(信息部第一任部长)的一句话来结束:“努力学习、用心环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