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态草”攻伐荒漠化
作者:本报记者 张平…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10月23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24 17:53:5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柽柳、枸杞、吉生羊草、碱茅、樟子松、沙棘、沙打旺、紫花苜蓿、小叶锦鸡……这些耐盐碱、耐干旱的乔、灌、草植物组合成的“生态草”群落,在3年多时间里,将吉林省西部地区上千万亩荒漠化草地中的360万亩密密实实地遮蔽起来,草原上又有了丹顶鹤、狐狸、隼的踪影……
  吉林人的“不平衡”
  自长春向西及西北100至200公里之外的大片农牧业交错的丰美草原,不堪长期过度开垦、放牧重负,加之自然因素,上世纪末大面积裸露沙化加剧,盐碱生成,逐年推延扩张,形成占东北2.3万公顷松嫩苏打盐碱区2/3面积的大区域荒漠化土地,不但使这个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遭受重创,更令吉林人不能忍受的是沙尘暴年年春天昏天黑地直扑长春市并殃及周边省区和邻国。面对此难,拥长白山之绿又致力于“建设生态大省”目标的吉林人,心头如何不痛?
  本世纪初,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吉林省政府策划谋定,将本省西部地区13个县区市中荒漠化严重的400万亩土地划归林业部门统一治理,实施“生态草建设工程”,计划用10年时间,基本改善西部千万亩荒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
  全方位的创新工程
  吉林省林业厅是个敢于有所作为的部门。从一名林业工人成长为林业厅长的刘延春,与林业科研人员一道走进西部草原实地调研,向农牧民讨教,从数十种耐盐碱、耐干旱草原植树中筛选出最优乔、灌、草物种,按照其生长特性和共生规律,针对荒漠化程度的差异,将其分别组合成治理不同荒漠化区域的复合“生态草”系统,与“封、造、补、种、改”工程措施相配套。他们依照这套系统先在3个县区进行试验并取得成功,为实施“生态草建设工程”奠定了生态技术基础,由此也走出“以植树为主”的误区,打开了工程实施的诸多政策通道。
  治理一亩荒漠化土地,大致要有100元上下的投入;据估算,完成“生态草建设工程”的总投资要数十亿元。钱从哪里来?3年来,吉林人理顺了4条渠道:依托国家环保政策资金和省政府的专项投资;成立“荒漠化治理基金会”募集社会和海外资金;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社会团体投入;引导、扶助农牧民增加投入。4条渠道汇集的资金加快了荒漠化治理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唤起了全社会对治理荒漠化的极大关注。与“生态草建设工程”实施同步发起的“百万亩荒漠变绿洲”行动,如今已成为吉林建设生态大省的一个“品牌”,年年吸引来大批海内外友人参与吉林环保事业的建设。
  在省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以林业行政部门为主组织、协调、指导工程实施,农、牧、土地、水利、环保、财政等行政部门按职责各有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协作。依照工程实施的要求,推出“租赁经营”、“利益分成”、“无偿划拨治理”三套政策,为“生态草建设工程”打造了共建共享的利益驱动机制……3年来,吉林人一面用生态草从荒漠化中夺回了360多万亩草原,一面创造出了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模式。这种局面,足令吉林人战胜荒漠化的信心大增!
  探索未竟的事业
  经过工程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原来植被覆盖率不足5%的重盐碱地,植物群落正常演替,利于经济开发的优质草本植物明显增加;原来有一定植被条件的草地,经过围栏封育,优质鲜草产量每公顷提高4000多公斤。经过工程治理的草原上最先发展起来的是“草业经济”,参与生态草建设投资的30多个农牧民“生态草建设大户”,如今都依托生态草建设,干起了以草资源培育—饲草加工销售—舍饲圈养为产业链条的大生意。“生态草建设工程”完成后,吉林西部草原的植被覆盖率将平均提高66%;而目前已完成治理的360多万亩的草原,其保土蓄水、防沙净气的综合生态效益可达6亿元!
  然而吉林人攻伐荒漠化的事业还需奋力前行。已有的治理成果能否巩固?已有治理模式能否适应治理更大面积荒漠化的需求?探索的事业只有在探索和创新中成就———这是吉林人的信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