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马鞍山百亿元打造生态城市 |
作者:记者 范竹标 文章来源:中安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25 8:38:5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国家园林城市马鞍山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中明确提出,2005年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15年建成国家生态城市。这是安徽首个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生态城市的地区。 从园林城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到生态城市创建,马鞍山市以百亿元投入为市民营造生态家园。1994年,编制了《马鞍山市1994-2010年绿地系统规划》,指导园林城市建设。2004年,投资1.6亿元,实施雨山湖环境综合整治,全长6.9公里的“引江灌湖”工程,将雨山湖、南湖与长江连通。2001年至2005年,市政府实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地表水综合治理、清洁生产等十大环保工程,总投资53亿元,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3%以上。2006年至2015年,马鞍山计划投资46.2亿元实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改进项目,构建五个互相促进的体系: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城乡共同发展一体化体系、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滨江山水城市生态景观体系。 结构性污染是生态城市创建难点,马鞍山通过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污。近年来,累计投入13亿多元完成400多个工业污染源治理和改造,投资近30多亿元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1999年相比,2003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由90.88%提高到99.08%,万元工业产值废水排放量由119吨下降到60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46.43%提高到60.9%。目前,在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马钢集团吨钢能耗已降至763公斤标准煤,吨钢新鲜用水降至19.53吨,跃居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 建设生态马鞍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马鞍山市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之后的持续改进计划和目标。那就是构建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构建城乡共同发展一体化体系,构建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构建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构建滨江山水城市的生态景观体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