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社旗县兴隆镇赵岗村刘松海家中采访,刘松海高兴地将我们领到他家刚装好的沼气炉前,“啪”的一下打开开关,顿时一束绿色的火焰照亮了整个小屋。刘松海告诉我们:“在镇政府关心和支持下,今年他家终于用上了沼气,这种燃料节能又环保很受群众欢迎”。这是该县推广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如何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强势? 近年来,社旗县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治理与保护相结合,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努力实现由生态经济大县向生态经济强县的较变。该县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及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发展生态经济工作小组,并聘请中国社科院、国家农发办生态专家刘宗超博士和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杜阑弟教授等专家组成社旗生态经济发展顾问团,科学论证,精心编制《社旗县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并多次召开报告会、举办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生态经济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县人民树立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优势、生态就是品牌的观念,使全县干群出现了谈生态、要生态、发展生态的良好局面。 保护生态林业,控制工业污染。在发展林业工作中,该县坚持生态优先、效益兼顾的原则,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死封死禁,对商品林实行限量采伐,严厉打击乱砍滥伐。通过封禁、推广节能灶、修建沼气池等手段,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工业,解决工业污染。该县积极落实“环境第一审批制度”和“环保一票否决制度”,严禁污染环境项目入注工业园,从源头控制污染,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采取税收调节、环境认证等市场手段,鼓励已入驻工业园区的企业,推选清洁生产流程,减少三废排放,实现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推广先进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社旗把农村能源环保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业,积极推广“林草牧沼”一体化的生态畜牧业和“猪沼果菜,鸡沼果渔”等模式的生态农业。目前,全县已发展生态畜牧养殖小区52个,专业牧场298个、专业村245个、专业户1.12万户;建成了以城郊、兴隆、桥头等乡镇的大中型牲畜养殖厂为示范点的上300多个30立方米的沼气池。 加大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环境。该县以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强化水土保持、节水农业为重点,积极实施四大工程:蓝天王程、碧水工程、安静工程、绿色工程,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体系,做到水绿、天蓝、气净。目前,全县林草面积达21.5万亩,小流域治理105.5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56万亩,关停取缔“十五小土”企业29家, 限期治理重点污染企业20家,投入资金3300多万元,建成污染治理设施27台(套)有效的改善了全县的人居环境。 建立标准体系,发展高效农业。 该县从加强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入手,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绿色考核体系,努力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知名品牌。目前,该县兴隆镇的小辣椒、 山药,桥头的西红柿等3个蔬菜生产基地;唐庄的波尔山羊、桥头的黄牛等2个畜产品养殖基地已通过省级无公害产地认证。这个县还投资2100万元建成了高科技示范园,园内设有生态农业中心、无公害检测中心、畜牧改良中心、信息综合服务中心,并成立了“旗鑫绿色果菜农民协会”,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同时,对无公害农产品进行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如今,示范园已发展成为该县生态农业的推广基地,辐射带动了全县生态农业的发展。
 社旗霸王山景区
 绿色无污染的赵河象一条玉带环城而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