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污水处理方案设计
一、概述
新疆某垃圾填埋场建设规模为填埋库容126.47万立方米。该单位为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对污水中的污染物管理,决定对每天流量为85m3的污水进行处理。根据目前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国家新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采用“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为主体主系统对该污水进行处理,保证出水水质优于国家规定的GB1689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污水水量:每天85m3。
二、进水水质设计
根据厂区提供的污水水质数据显示,确定污水水质进口处浓度如下:
污染物 |
进水浓度 |
污染物 |
进水浓度 |
BOD5 |
800-2500mg/L |
PH |
6—9 |
CODcr |
1200-4500mg/L |
SS |
300-500mg/L |
TP |
10-70mg/L |
NH3-N |
300-1000mg/L |
总汞 |
0.00005mg/L |
总镉 |
≤0.01mg/L |
总铬 |
≤0.04mg/L |
六价铬 |
≤0.04mg/L |
总砷 |
≤0.007mg/L |
总铅 |
≤0.1mg/L |
三、出水要求
考虑到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如果选用常规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污水处理后只能达到现行的国家排放标准,如果今后的国家排放标准升级,升级后的污水处理工程又不要投入资金改造后,才能达标。为避免反复整改的不必要耗资,采用前瞻性的“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对该污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优于国家排放标准,没有升级改造的后顾之忧。其处理后的具体指标如下:
污染物 |
处理后达到的效果 |
污染物 |
处理后达到的效果 |
BOD5 |
≤30mg/L |
PH |
6—9 |
CODcr |
≤100mg/L |
SS |
≤30mg/L |
TP |
≤3mg/L |
NH3-N |
≤25mg/L |
总汞 |
≤0.001mg/L |
总镉 |
≤0.01mg/L |
总铬 |
≤0.1mg/L |
六价铬 |
≤0.05mg/L |
总砷 |
≤0.1mg/L |
总铅 |
≤0.1mg/L |
四、主要污染物去除率
根据上述污水水质,采用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法处理污水,其去除率如下:
项目 |
CODcr |
BOD5 |
SS |
NH3-N |
TP |
设计进水水质(mg/L) |
4000 |
2500 |
400 |
1000 |
20 |
设计出水水质(mg/L) |
100 |
30 |
30 |
40 |
3 |
处理程度(%) |
97.5 |
98.8 |
92.5 |
96 |
85 |
五、污水处理系统设计
1、工艺流程图

2、系统设计
2.1、格栅池
主要功能: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确保污水泵正常稳定地运行。 设计流量:Qmax=85m^3/d=3.54m^3/h=0.0001m^3/s; 格栅槽为L×B×H=3.53×0.8×1.316m。 格栅安装:安装角度60度;过栅损失:0.116m;过栅流速0.6m/s。 设备选型:设计选用HF-300型自动格栅2台,电机功率:0.35kw,间距:20mm、5mm。
2.2、调节池
主要功能:调节污水水量、水峰和均衡水质,以削减高峰负荷,利于下一步后续处理,同时用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满足污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
设计参数:Q=85m3/24h=3.54m^3/h 水力停留时间:12Hr; 有效容积:42.5m^3; 设计尺寸:L×B×H=4.5×2.5×4.5m; 设计容积:50.625m3;
主要设备及控制方式:潜水式无堵塞污水提升泵2台,型号:50WQ7-7-0.55,一用一备,Q=7m^3/h,H=7m,N=0.55kw。根据格栅调节池水位对污水提升泵进行自动启停或切换控制,并按工作时间自动轮换水泵工作,可现场手动及中控室集中控制。
调节池中安装立式搅拌器2台,一用一备,以充分调节水量水质。
2.3、厌氧池
主要功能:采用厌氧硝化工艺,废水均匀地进入厌氧池,缓慢通过包含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完成水解和酸化厌氧的全过程,在厌氧硝化去除悬浮物的同时,改善和提高原污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系统处理。
设计进水容积负荷 |
说明 |
尺寸设计 设计2座 |
V=QS/U(有效容积) |
|
|
Q:流量 |
4.0m3/h |
|
S:进出水有机物浓度差(CODcr) |
4000-20=3980mg/L |
|
U:进水有机物容积负荷 |
2kgCOD/(m3/d) |
由于进水浓度低,采用低负荷设计 |
V=QS/U(m3) |
191.04 |
|
单座反应器的容积m3 |
95.52 |
|
反应器高度h(m) |
5.5 |
|
反应器的面积A(m2) |
17.4 |
|
设计反应池宽(m) |
3.5 |
|
反应池长(m) |
5.0 |
|
上升流速V(m/h) |
0.115 |
符合要求 |
水力停留时间T(h) |
47.76 |
符合要求 |
尺寸L×B×H(m) |
5.0×3.5×6.0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总容积(m3) |
210 |
|
结构方式:钢筋混凝土地下式结构。 主要设备材料:池中装半软性填料,上下用钢条牢固,池底排泥管,填料体积70m^3,150mm,L=2.0m。
2.4、导流快速沉淀分流系统
主要功能:在污水进入导沉池时投加絮凝剂,絮凝剂与绝大多数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比重较大的沉淀物,污水以下向流的方式,均匀的进入中间沉降区,借助于流体下行的重力作用,使水中的沉淀物及污泥以4倍于平流沉淀池的沉速,将污泥快速沉降到导流沉淀快速分流系统底部,在上部水的压力下,通过无泵污泥外排系统,将污泥排至污泥干化池进行处理。污水在导流板的作用下,以上向流的方式,经过斜管沉淀区,以8倍于平流沉淀池的沉淀速度,使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同样快速沉降到导流沉淀快速分流系统底部,污泥同样经无泵排泥系统流至污泥干化池进行处理。污水经导流沉淀快速分流系统处理后,清水流至导流曝气生物过滤系统,进行继续处理。
设计参数:Q=4m^3/h 停留时间:≥2h; 设计尺寸:L×B×H=1.5×1.5×6m; 设计容积:13.5m^3; 结构方式: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主要设备:加药装置一套,斜管、吸泥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