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群落的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 | ||||||
作者:国庆喜 文章来源:生态空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27 0:29:1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二、群落的垂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分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层(layer)的分化主要决定于植物的生活型,因生活型决定了该种处于地面以上不同的高度和地面以下不同的深度;换句话说,陆生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垂直排列的结果,水生群落则在水面以下不同深度分层排列。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吸收了大部分光辐射,往下光照强度渐减,并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
乔木的地上成层结构在林业上称为林相。从林相来看,森林可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植株上的苔藓、地衣等附生植物、藤本植物等,由于很难将它们划分到某一层次中,因此通常将其称为层间植物或层外植物。 在发育成熟的森林中,上层乔木可以充分利用阳光,而林冠下为那些能有效地利用弱光的下木所占据。穿过乔木层的光,有时仅占到达树冠的全光照的十分之一,但林下灌木层却能利用这些微弱的、并且光谱组成已被改变了的光。在灌木层下的草本层能够利用更微弱的光,草本层往下还有更耐荫的苔藓层。 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因为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如在欧亚大陆北方针叶林区,在地被层和草本层中,栖息着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丘鹬、榛鸡)、兽类(黄鼬)和各种鼠形啮齿类;在森林的灌木层和幼树层中,栖息着莺、苇莺和花鼠等;在森林的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松鼠和貂等;而在树冠层则栖息着柳莺、交嘴和戴菊等。但应指出,许多动物可同时利用几个不同层次,但总有一个最喜好的层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