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态游 乐了游人苦了动物
作者:任秋凌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1 23:56:2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生态旅游愈来愈热门,既能观光,又能接触难得一见的野生动植物而得到知识,何乐而不为。但据《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生态游客表面上看是喜欢那些珍稀动物,但他们的行为其实害了它们。

  生物学家警告,人类频频接近野生动物,会造成动物紧张、压力增加,北极熊、企鹅、海豚和澳大利亚野犬,甚至热带雨林里的鸟类,都受到愈来愈大的压力,它们体重减轻,有的正在死亡。

  生态旅游业者主打的卖点,都说既可以让人亲近大自然,又能达到环保的理想。生态旅游当前每年增长10%到30%,在1998年吸引全球900万人,连联合国也赶热闹,将2002年定为生态旅游年。

  但生物学家指出,除了极少数例外,生态旅游计划都未经审核,举办的业者并无生态保护方面的资历,他们口口声声完全尽到了生态保护的责任,然而,由于缺少监督,真正做到既促进了旅游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业者少之又少。业者和游客有能力做到的,大多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像不要违反土地使用法规、不要乱砍树木、不要惊吓动物等等。然而每逢节假日,偏远、生态多样的地区每每人山人海,这对动物们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它们看到这么多的人涌到身边,特别容易紧张,症状包括心跳加速、繁殖率降低,以及荷尔蒙失调。

  新西兰奥塔戈半岛的黄眼企鹅,在游客较多的地段,幼鹅体重下降10%,因为企鹅下海觅食,返回时看见岸上有人,又掉头躲回外海苦等人类走开,造成小企鹅进食间距拉长。体重不足的小企鹅不容易生存和成长,最后导致整个企鹅群落消失。

  在加拿大北部,北极熊每年应该10月和11月休息,养精蓄锐,准备下个季节猎捕海豹。现在由于人类经常接近,北极熊保持警觉,不敢安眠,结果是消耗它们在极寒地带非常宝贵的精力,减少它们赖以耐寒的体内脂肪,最后就伤害到它的生育能力。

  生态学家表示,就算细心规划和监控的生态旅游,对动物也会有始料未及的影响,包括传播疾病、干扰动物日常作息,从而损害其健康。在拥有生态多样性的国家,生态旅游是不错的资源,但发展生态旅游、举办生态之旅之前,一定要做好研究工作,好好收集相关数据。动物的权益应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没有了它们,也就没有了生态,还谈什么生态旅游。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