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亟须关注气候贫困人口
作者:胡鞍钢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11 16:29:5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一直以来,各国政府往往只关注减少收入方面的贫困,而忽视了其他的贫困——特别是消除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态贫困和气候贫困人口。

  我们将气候贫困定义为基本生存环境的贫困。它是由于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导致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自然灾害的频发,而造成人们基本生活与生产条件(恶化)可视为基本生存权利被剥夺的贫困现象。这类贫困不仅是全球气候变化负外部性的受害者,而且也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从1980年以来,已有6500起气候相关的灾害。预计到2015年,全球气候危机影响的人数将增长54%,即达到3.75亿人。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异常气候频繁大面积发生,自然灾害、环境灾害更为多发,不断地冲击正常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为未来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仅2008年的南方雪灾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0亿元,同年我国全年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1万亿元,相当于GDP的3.9%,超过了《国家综合“十一五”减灾规划》所明确规定的1.5%的指标。

  中国的贫困地区与生态环境脆弱地带高度相关,在生态敏感地带人口中,74%生活在贫困县内,约占总人口的81%,贫困人口分布与生态环境脆弱区地理空间分布高度一致性。而贫困地区正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高度敏感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影响区。如青藏高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处于特殊地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50多年来,青藏高原气温显著上升,直接影响青海、西藏等区域强对流过程明显增多,雪灾、冰雹等气象灾害明显增加,贫困人口返贫率升高;间接使得北半球亚洲季风区域变化,甚至可能形成愈来愈严重的“南涝北旱”,影响人们的基本生产和生活。

  气候变化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是21世纪人类与贫困斗争的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还知之不多,更没有现成的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这就需要中国政府和人民勇于创新、发现减少气候贫困人口的新模式,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知识,这也将成为中国在21世纪为世界适应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的新的重大贡献之一。

  摘自6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