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秦大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作者:刘恕 滕继濮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17 10:32:0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记者 刘 恕 滕继濮

    “我刚从野外回来。”左手提着相机包,右手拎着一袋子书,秦大河一走入办公室,第一件事先是“欣赏”从野外拍摄的照片。15日晚8时秦大河如约与记者见面,但显然心思还在野外。

  几天前,秦大河还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上与学生们谈笑风生,今天他作为“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站到了领奖台上。

  “自然界比计算机奇妙得多”

  秦大河院士,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中国第一人。川西、滇北、青藏高原、南极、北极……丰富的野外经历,成就了这位冰川学界的传奇人物,然而他从未放缓迈向野外的步伐。

  为何如此痴迷野外科学研究?对此,秦大河反问记者,“是在家里对着计算机创新,还是面对自然界创新?”

  他给记者讲了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进行了长达5年的环球考察,但也许并不知道,英国人查尔斯·莱尔在1830年就发表了《地质学原理》第一卷,提出地质进化论思想与“将今论古”的科学方法。1831年,当达尔文开始环球考察时,怀里揣着的正是《地质学原理》第一卷。奠定现代地学基础的《地质学原理》和奠定现代生物学基础的《物种起源》,都源于野外考察。

  “历来地球科学的野外工作都是第一位,是工作的起点,因此我们必须回到大自然中去。而且,你会发现自然界比计算机奇妙得多。”秦大河说,可以把野外看作是科技工作者的第一战场,尤其是地学、生物学、天文学等领域。

  “计算机是我们的奴隶,而不是爷爷。”秦大河指着自己的电脑说,“比如天气预报,我们可以建立运算模式,用最强大的计算机进行综合分析,但数据来自哪里?所有的数据来自野外。做科研工作,特别是青年人,要到野外去,把研究工作谱写在大地上,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不热爱,就走人”

  走进秦大河的办公室,就看到一张醒目的照片,那是他横穿南极时的脸部特写,削瘦,黑红,眉骨与两颊的冻伤让人顷刻间感受到极地的严寒。

  艰辛、寂寞、危险……当记者用这样的词汇作为野外科考的定语时,秦大河大笑了起来,“我不寂寞,我可高兴了。一个人热爱野外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无所谓辛苦不辛苦。”

  秦大河饶有兴趣地给记者翻看在老虎沟冰川拍的照片,“你看,照片上每个人不是都笑得很灿烂吗?”

  如果有两个人都想做他的学生,一个是学习很好但热情不高,一个是成绩平平但热爱科考,秦大河说他会毫不犹豫地请前者走人。在秦大河看来,野外工作精神用两个字足以概括——热爱,“热爱就不怕辛苦,热爱就是崇高的精神。”

  “我们那时装备破破烂烂,现在条件好了,投身野外的青年人也多了,但多少有些发展不平衡,有些单位比较重视野外工作,而有的则热情降低了。”秦大河坦言,几十年来目睹了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见异思迁”,或放弃学业,或下海经商,在科研这块领域没有收获。“只要你兢兢业业地做,就会成功,但坚持不住,肯定就是个零。” 

  “直到走不动为止”

  得知与袁隆平、施雅风这些“前辈”一起受到表彰,这让秦大河有些“诚惶诚恐”。“虽然有一点小成绩,但我不希望再有第二或第三个‘秦大河’。”他的这个想法让记者很吃惊。

  “何必?每个人都有理想,每个人都有志向,何必让他们走我的路?”秦大河说,“他们另辟蹊径超越我们,社会不就进步了?为什么要走我的路,我就没有走我的前辈的路。”

  但有段历史注定无人能再超越,自1990年秦大河与五名国际考察队员徒步行进6000公里,完成史上首次不借助机械横穿南极大陆之后,南极条约组织就禁止这么干了。

  如今,秦大河每年都会上青藏高原一两次,有时能呆上一个月。今年62岁的他说,自己会一直去野外,直到“走不动为止”。

  他常想起一位名叫希普顿的英国冰川学家。希普顿常年在高山地区工作,直到70多岁时,他说:“我已经老了,高山是上不去了,我决定把房子卖了,买条船去南极。”

  “所以当别人问我什么时候不去野外,我都会说只要还走得动,只要不给别人造成负担,我就一直走下去。”秦大河说。

  秦大河一定会走下去,因为他心里还装着一个大命题,“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冰冻圈的变化对我国的水资源、灾害性天气、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为寻找这些科学证据,他还在努力。(本报北京6月16日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