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汲取先贤智慧建设生态文明
作者:郭纹铭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3 23:40:0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孔子“天地人”并生共存思想

  ■阅读提示

  儒家在提高人的地位的时候,号召人们不要漠视自然。儒家讲人类要“赞天地之化育”,要“与天地参”。它时时提醒人们,人类毕竟也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的时候,也应该同样意识到人要与天地“并存共荣”。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中更多地闪烁着古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光辉。

  孔子继承了《周易》的思想,尤其是其中关于“时”的观念与“天地人”并生共存的思想。
  孔子在《易传》中关于天人关系的论断,是建立在对天与人概念进行区分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人类思维进步性的表现。《易传》所谓“天行”、“天道”等,指的就是自然之天,日月星辰,四时交替,终则有始,永无止息。孔子发挥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论语·阳货》)这是他和学生子路的杰出对话。孔子说:“我不想说话。”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那我们传述什么呢?”于是孔子就说:“天说了什么呢?但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尽管此时在《易经》中还残留着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但经过孔子的继承和发挥,其中的“天”已经基本脱离了人格神的意味。
  在区分了“天”、“人”概念的基础上,孔子把“人”作为万物之灵长与“天”、“地”并列,称“三才”,组成宇宙的三大要素。他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周易·系辞下传》)他还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周易·说卦传》)另外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也记述了孔子对天、地、人的论述:“故明君不时不宿,不日不月,不卜不筮,而知吉与凶,顺于天地之道也,此谓《易》道。故《易》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要之以上下;又四时之变焉,不可以万物尽称也,故为之以八卦。”(《帛书·要》)在这里,孔子从《易》道讲到了天道、地道、人道,以及四季的变化规律。
  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强调“天生万物,惟人为贵”。使人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人比西方更早地陷入了“人类中心主义”。因为儒家在提高人的地位的时候,号召人们不要漠视自然。儒家讲人类要“赞天地之化育”,要“与天地参”。它时时提醒人们,人类毕竟也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共处的时候,也应该同样意识到人要与天地“并存共荣”。

  效法自然与“天人和谐”思想

  ■阅读提示

  孔子的思想虽然是人本的,但他并没有陷入人类中心论的泥淖之中。在孔子那里我们既可以看到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也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存在。可以说孔子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和对天人和谐的体悟都是很到位的。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周易·易传》)这段话表明孔子认为天地是自然的,它的规律是客观的,学《易》之人应当做到“乐天知命”,从而达到“不忧”之境界。在这里,天属于自然界,“乐天”就是要顺应自然;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知命”就是承认和顺应这一客观规律。
  以此为基础,孔子还论证了“以人为本”和仁爱万物的关系。儒家强调生命的价值,他们把人作为与天、地齐并的万物之灵长与其他物群相区分。把生命的产生、孕育看作天地的大德。然而,孔子从来没有忘记的是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生存,强调人的长远利益与大自然密不可分。人们爱护自然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因此,孔子的思想虽然是人本的,但他并没有陷入人类中心论的泥淖之中。在孔子那里我们既可以看到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也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存在。可以说孔子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和对天人和谐的体悟都是很到位的。
  《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记载了孔子对大自然的任何生灵都是怜惜的一件事。孔子的一条看家狗死了,他要弟子子贡去埋葬,并感慨地说:国君所用的驾车的马死了,要用破旧的帏布裹起来埋掉。狗要用破旧的车篷盖包裹起来埋了。而我现在穷得连破旧的车篷都没有,你在埋的时候,就用张破席子把它裹起来吧,别使它的头直接埋在土里。这个故事说明:孔子对生命的爱是兼及万物的。
  另外,儒家很早就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和人类需求的无限之间的矛盾。从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出发,儒家提出了“取物不尽物”的生态伦理道德,主张有限地利用自然资源,反对破坏性地开发生物资源。《论语》中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之语,是说孔子钓鱼时,不用大网横断流水来取鱼;他打猎时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但避免射归巢的鸟。因为用网打雨就会把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如果射杀归巢的鸟,就会将鸟赶尽杀绝。这种生态节用观是为了大多数人的生存利益,反对毁灭野生资源。这体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思想和可持续利用的崇高思想。
  孔子的“天人和谐”思想还反映在他对大自然的亲近之情中。《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同孔子坐而论道的故事。孔子说:“由于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此而在我面前感到拘束,不敢说心里话。你们平时老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让你们去从政),你们将怎么办呢?”子路不加思索地答到:“拥有一千辆兵车这样规模的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外面有军队入侵,国内又碰上灾荒。如果让我来治理,等到3年时间,可以使人人恢复勇气,并且懂得道理。”孔子对他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如果由我来治理,等到3年,可以使人人富足。至于礼乐教化,只有等贤人君子来完成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不敢说我有什么本事,我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国君有祭祀的事情或者同外国诸侯盟会,我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曾皙弹瑟正近尾声,便锵地一声将瑟放下,站起来说:“我的志向和3位所讲的不同。”孔子说:“有何妨碍呢?也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暮春时节,春装已经穿定了,我约上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位小孩,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主张呀!”这是孔子和4个高足的对话纪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虽然一生为了他的政治理想四处奔波,但他十分欣赏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的内心深处是想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另外,孔子还经常以自然风光为例,抒发个人的理想和报负。如著名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这些都是孔子喜欢自然并从中体悟生命之道的真实写照。
  孔子还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这代表了孔子的审美观。水的清澈象征人的智慧,山的安稳厚重与仁者的敦厚持重相似,正体现仁者的本质。孔子是智者,所以他喜爱水,孔子是仁者,所以他喜欢山。热爱山水,因为孕育山水的大自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自然生态保护者。

  先秦哲人思想的当代启示

  ■阅读提示

  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卓越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人与自然的协调,是以人为主体的,要求人们自己去协调与自然界的关系,尽一切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损害。

  综上所论: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卓越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一是崇尚和顺应自然的思想,对生养万物的大自然要存敬重之心,只有崇尚和顺应自然,才能达到“天地与我为一,万物与我并生”的最高境界。二是倡导“天人合一”的“和合”思想,“和合”是中国文化生命之所在,它是被普遍认同的一般的原则,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理论,即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自然离开了人也就失去了意义。要充分认识到人的活动会引起自然环境的变迁,自然的变迁将会对人类生存产生重大影响。三是要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同进化的观点。人与自然的协调,是以人为主体的,要求人们自己去协调与自然界的关系,尽一切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损害,甚至应该创造性地发挥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作用。
  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近年东西方的思想家和知识精英已经开始进行更深刻的反思。他们开始认识到了进化论的缺失及其背后“西方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寻找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地球生态恶化这个共同问题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东方,转向中国古代的思想家。1988年1月,一批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集在法国巴黎开会,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面向21世纪”。瑞典物理学家阿尔文博士在此次大会上提出的一个结论被大会通过,成为大会的16个决议中的一项,这个结论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当前,我们正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前行,生态危机正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面对危机,我们要从古代先贤那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智慧,寻找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本领。这就是先秦思想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作者简介】郭纹铭,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经济学硕士。2002年任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助理巡视员。2004年起任吉林省政府驻京办副主任、党组成员。现任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