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鄱阳湖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龙振华 等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12 14:42:4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作者:龙振华 刘刚 彭浩 张文超

  摘 要:本文从介绍鄱阳湖的现状着手,指出了目前鄱阳湖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治、法律、经济、技术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鄱阳湖 生态环境 问题 对策

  1 鄱阳湖的现状与概况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江西省北部的长江中下游南岸,纳赣、抚、信、绕,、修五大河之水,经湖盆调蓄,通过入江水道在湖口注入长江,是一个过水性、吞吐性、季节性湖泊。鄱阳湖流域面积162225km2,占长江流域面积9%以上,其中鄱阳湖湖面面积4070km2,相应容积为320亿m3(按1998年7月31日湖口水文站最高水位22.59m,吴淞基面高程计算)。鄱阳湖形似葫芦,南北长173km,东西平均宽16.9km,是典型的“蓄水是湖,低水是河”湖泊。

  鄱阳湖区植物资源丰富,尤其是水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现已记录的浮游藻类植物有8门54科154属,其中绿藻门78属,占50.6%;硅藻门31属,占20.1%;蓝藻门25属,占16.2%;金藻门和裸藻门个6属,分别占3.9%;黄藻门4属占2.6%;甲藻门3属占1.95%;隐藻门1占0.66%。在这些植物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红花子莲、白花子莲、芡实等。

  鄱阳湖区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是驰名的鸟类栖息地。据调查,现有浮游动物183种,其中原生动物14科26种,轮虫类12科85种,枝角类7科48种,桡足类5科23种,和水母1种;底栖动物106种,其中包括软体动物87种,水生昆虫5目8科17种,寡毛类12种;鱼类122种,隶属12目21科77属;昆虫有10目63科227种;两栖,爬行类78种;兽类52种;隶属8目19科,鸟类310种,其中典型的湿地水鸟159种,其中留鸟45种,冬侯鸟155种,夏侯鸟107种,迷鸟3种,有13种为世界濒危鸟类;属国家保动物54种,其中1级保护动物10种,2级保护 动物44种。

  2 鄱阳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湖区水情恶化,洪涝灾害上升

  鄱阳湖区地处鄱阳湖平原中部,由于江西东、西、南群山环抱,只有北部的鄱阳湖平原地势低洼,因此,构成了辐聚状的鄱阳湖水系,其集雨面积达16022万km2。湖区属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加上汛期长江洪水对鄱阳湖湖水的顶托作用,造成鄱阳湖区每年的7~9月份常常洪水泛滥,水涝频繁。据史料记载,11~19世纪,江西省共发生洪灾69次,平均13年一次,洪灾大多数发生在鄱阳湖区。进入20世纪初到90年代共发生洪涝灾害37 次,平均2.7年一次,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率明显增加。尤其是近50年,湖区大小洪涝灾害几乎连年不断。湖口水位超过高水位的年份,前25年共4次,平均6.3年一次;后25年11次,平均1.3年一次。从年最高水位看,1954年、1983年、1995年、1998年湖口水位分别为21.68m、21.71m、21.80m、22.58m,逞逐渐上什趋势,湖区多年平均洪灾面积达5.6万km2,有效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2.2 血吸虫病流行,治理难度加大

  鄱阳湖洲滩多、水淹时间不同、植物生长不一样、钉螺密度也有所差别,年平均水淹8个月以上或年平均水淹不到2个月的洲滩一般无螺,所以鄱阳湖的水位变化状况严重影响着钉螺的生存环境。钉螺的分布位置,一般位于洲土上1m,低于常年最高水位3m左右,因此,鄱阳湖区有钉螺洲面积的94.6%分布在14~17m高程范围内,面积达59656m2。4~10月份,由于当地居民上洲滩捕鱼虾接触疫水,血吸虫病感染机会极高,占各种感染方式的43%~49%,加上人们上洲打湖草、放牧、种植、收割芦苇等农事活动,增加了人畜感染的机会,导致血吸虫病流行。另外,由于洪涝灾害频繁,洪涝期间,大量人畜挤在不卫生的避护处,洪水过后,泛区残渣粪便横野,状况恶化,导致灾后瘟疫流行。血吸虫病和其他流行性疾病的传播,严重影响了湖区农业生产的正常秩序。

  2.3 湖床淤泥抬高,农田涝积严重

  鄱阳湖汇集五河来水,五条河流的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入湖淤积,使河床湖底不断抬高。据有关质料统计,因水土流失的影响,五条河流干流的泥沙量由解放初的1000万t/a,增加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2400t/a,致使鄱阳湖多年平均入湖泥沙达到16042万t,通过湖口出湖总量为736.5万t,平均每年淤积867.7万t,全湖平均泥沙淤积速率约为2.6mm∕a。由于泥沙的淤积,河床逐年抬高,田面高程相对下降,造成地下水位升高。洪水季节,堤外江湖水位均高于坪内地面,堤内久渍,易致涝渍。加上堤外湖水不断通过堤基再向堤内渗透补给,使堤内农田地下水位抬高,形成潜渍,湖区受渍面积达27.5万hm2左右,按每公顷减产1500kg计,则减产约2.7亿kg,给湖区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2.4 水产资源破坏,生物品种下降

  鄱阳湖由于泥沙淤积,人工围垦,使湖床淤高,湖面缩小,鱼类资源趋向衰退。鄱阳湖围垦造成鲤、纫鱼等喜草性的产卵鱼类产卵场面积从1961年的5.2万hm2下降至1984年的2.6万hm2,减少近一半。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产品的年均捕捞量来看,20世纪50年代前期为1.91万t,后期为2.10万t;20世纪60年代前期为2.18万t,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下降到1.74万t,20世纪70年代前期为1.43万t,后期跌至1.36万t鱼量锐减。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地居民利用鄱阳湖水位变化幅度大特点,在鄱阳湖水位下降时采用“丝网捕鱼”和“斩秋湖”的竭泽而渔的捕捞方式,使捕捞量上升,20世纪80年代年平均鱼获量达2.37万t,20世纪90年代达到4.45万t。虽然捕捞量上升,但渔获物的群体结构出现低龄化和小型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以鲤鱼为例,在1963年的鱼获物中,0-1龄个体未予捕获,1974年0-1龄个体占15.7%、1984年0-1龄个体占62.9%,这标志着鄱阳湖渔业资源正在衰退。与此同时,鄱阳湖湿地较常见的水生、湿生植物种类也正在消失或严重退化。在20世纪60年代时有119种,20世纪80年代时只有101种,20多年时间减少了18种,其物种消失的速度令人震惊,绝大多数水生经济植物趋于灭绝。

  3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纵观鄱阳湖流域的全部过程,分析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既有社会因素也有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而言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利工程建设对鄱阳湖湿地的影响。②综合枢纽和分蓄洪区等控制工程对湿地的影响。③生产方式对鄱阳湖湿地的影响。④围垦对鄱阳湖湿地的影响。⑤渔业生产方式对湿地的影响。⑥采砂对鄱阳湖湿地的影响。⑦人类生产对鄱阳湖水质的影响。⑧水土流失对鄱阳湖湿地的影响。要改变鄱阳湖流域的现状,必须解放思想,按自然发展的规律去建设和管理,具体地讲,应采取行政保障、法律保障、经济保障、技术保障措施,真正让鄱阳湖流域山更绿、水更蓝,切实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3.1 加强组织领导力度,落实行政保障措施

  3.1.1 加强生态建设领导,落实生态修复理念

  生态鄱阳湖建设是一项跨市县、跨部门、跨行业的开拓性、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生态鄱阳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生态鄱阳湖建设的领导和协调工作,相关市县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生态鄱阳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并列入当地政府的议事日程。生态示范县市政府及水利、环保、林业、旅游、建设、工业、农业、教育等有关部门,要依据生态治理鄱阳湖建设需要制定本县市和本部门的具体实施计划,各司其职、精心组织、精心安排、逐步实施。

  3.1.2 建立健全环境机制,实现发展综合决策

  在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布局规划、区域开发计划时,都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建设要求,进行必要的环境影响评估。各个部门在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政策时,要相互协调配合,提倡在考虑全面信息基础上的综合政策。生态鄱阳湖的建设目标要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切实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3.1.3 完善环境保护机构,强化生态鄱阳建设

  完善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建设。按照资源管理与行业管理分离的原则,建立资源环境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条块结合、政府与部门结合、国家与地方结合,真正把鄱阳湖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工作有目标,管理有机构、处罚有标准,操作有步骤,实现从根本上对鄱阳湖的治理。

  3.2 加强法制建设力度,落实法制保障措施

  3.2.1 健全执法机构建设,努力提高执法水平

  对已经颁布的各项生态、环境、资源的法律和规章,认真组织宣传,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强化执法检查,实行定期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推行执法情况复查复核制、奖惩制、部门执法责任制、定期汇报制、逐步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效率不高的现象。

  3.2.2 强化政府监督机能,完善社会监督网络

  加强各级领导干部执行生态、环境、资源的法律规章情况和监督监察力度,督促各有关部门在审批土地开发和建设项目时,认真执行审批程序,严格把住入口关。禁止任何有损鄱阳湖生态环境的项目进驻鄱阳湖区,保护好鄱阳湖区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分水面。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设立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疏通投诉渠道,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表彰生态鄱阳湖建设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对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实行全社会监督。

  3.3 加强经济管理力度,落实经济保障措施

  3.3.1 坚持以生态为导向,选择性地发展经济

  运用产业政策引导社会生产力要素向有利于鄱阳湖建设的方向流动。定期公布鼓励发展的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优先项目目录,对优先发展项目在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凡对生态环境有不良影响的建设项目和生产企业,做到“三个不上”(凡污染型项目坚决不上,凡资源浪费型项目坚决不上,凡落后淘汰工艺坚决不上)。对水资源的消费,要逐渐改变目前有些产业(如围网养殖)无偿使用的现状,实现有偿使用。

  3.3.2 坚持多渠道筹资,实现生态环境同步

  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建立以国家、集体、个人和外商共同投资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允许打破行政界限,让不同成份主体购买、租赁、承包。创造条件设立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助,积极争取发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彩票。基金专款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劳动积累工制度,组织农村群众依靠自己劳动改善住区的生态环境。紧紧抓住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国际合作热点的有利时机,扩大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开拓国际援助渠道,争取利用国际资金和技术援助及优惠贷款。

  3.3.3 建立健全补偿机制 ,实现资源良性循环

  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对主要自然资源征收资源开发补偿税费,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逐步实行按排污总量进行收费,并逐步向城镇居民收取排污费,将排污费调整到合理水平。新征收的资源和环境保护税费,实行集中管理,重点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3.4 加强科学管理力度,落实技术保障措施

  3.4.1 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实现工程生态并进

  充分利用湿地的净化功能,结合流域中区增容和退田还湖,在鄱阳湖流域建设若干个小型湿地来调蓄和处理污染源,以减轻鄱阳湖的防洪调蓄压力,努力改善鄱阳湖的生态环境。

  3.4.2 采取先进科学技术,切实控制点面污染

  强化城镇污水处理措施,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及除磷、脱氮治理,推动治理设施管理“三化”进程,提高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等措施防治工业污染;通过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完善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城镇固体废物处置中心等措施治理和控制城镇生活污染。

  对于广大农村的面源污染,调整农业生产产业结构,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动沼气工程,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创办环保型旅游业,推荐通过氧化塘——鱼塘技术控制村庄污水,通过潜流型人工湿地技术控制旅游业污水和农业化肥、农药污染。

  3.4.3 改善鄱阳养殖结构 ,实现环境综合治理

  根据鄱阳湖流域的实际,组织专家进行生态湿地保护规划,将围网养鱼的规模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控制饵料投放总量不超过现有投放总量的12%左右,制定对大湖水生生物资源适度合理的开发政策。

  加强生态环境资料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及时跟踪环境变化趋势,提出对策措施。通过信息网络向国内外发布鄱阳湖流域生态建设的有关信息,提高鄱阳湖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

  3.4.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确保专业技术到位

  从健全激励机制入手,吸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到鄱阳湖工作。利用鄱阳湖优越的自然条件,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鄱阳湖设立生态环境研究工作站或博士后流动站。建立生态环境领域的专家库,组建生态鄱阳湖建设的专家咨询队伍。同时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人才队伍,为鄱阳湖的综合防治打基础。

  参考文献

  [1]《水文学》雒文生 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一版

  [2]《工程水文学》詹道江、叶守泽合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三版

  [3]《水资源与长江的生态环境》陈进、黄薇 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年3月第一版

  [4]“现代水文实践论”作者 贺国庆等 《中国水利》2008年7期

  [5]《水文学》王晓华 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年10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

  龙振华,男,1962年4月~ 。湖北赤壁人,1982年7月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建设教学、管理与研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