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
作者:宋洪远 文章来源:市场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17 14:20:5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持续农业等概念,并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付诸实施。由于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所以统称为生态农业。进入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又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发展战略,并制定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初期的生态农业户、生态农业村发展到生态农业县、到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近几年我国又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并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农业行动计划》。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有利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生态农业,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发展生态农业、改善农产品品质,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生态农业,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固然重要,但制度比资金和技术更重要,良好的制度是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保证。 从制度建立角度看,当前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从政府角度讲,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要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参照欧盟、美国、日本和相关国际组织已经颁布实施的《有机农业(食品)法》修改完善我国的《农业法》,制定有关生态类食品法规。采取“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订单农业”等经营方式也很重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生产农业建设和无公害食品加工销售领域,与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