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当前全球能源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
作者:杨玉峰  文章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2/21 23:09:0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回升,将推动油价上涨

    2009年6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第2季度连续环比增加,6月份达到了11.4%(表2),比5月份的10%和4月份的4.1%均有明显增加;其中非燃料大宗商品的价格指数6月份环比增长3.7%,而燃料类大宗商品价格在5月份上涨13%的基础上,6月份上涨幅度达到16.5%。在美国及世界经济强烈回暖信号的驱动下,期货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均得以回暖,其中的金属类商品、农业类、能源类价格第2季度普遍增长较快。

    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数据,6月份大量投资进入了大宗商品市场,未平仓合约量总计达到640万,环比增加6%,比5月份的环比增长率4%要高;其中小麦和豆油未平仓合约量6月份环比增长13%,玉米和大豆分别增长11.8%和8.6%,而原油也结束了低迷态势,上涨了1.2%,达到117.3万,天然气环比上涨4.3%,达到70.6万(表3)。5月份,流入绝大多数大宗商品的美元投资环比增长16%,而6月份环比增长为1%;流入黄金市场的投资5月份环比上涨150%,6月份环比上涨54.3%。根据巴克莱银行的估计,2009年第2季度进入大宗商品市场的投资至少比第1季度增加了100亿美元,加上美元贬值,致使价格上涨。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将直接使全球PPI和CPI下降趋势得到逆转,也会相应带动原油价格上涨。特别是由于原油与粮食价格联动性越来越强,所以原油价格上涨必将伴随着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攀升,有可能发生在今年第4季度或明年第1季度。

七、世界各国竞相增加石油储备,增加了未来全球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情况下,许多国家正在加紧战略石油储备建设,预计2009—2010年全球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将增加30—40万桶/天。日本战略储备局近日购买了其第一批80万桶取暖用煤油作为库存建设,也正在拟建一个300—400万桶规模的中质成品油库,另外,日本也已开始建设LPG库存,最终规模是2000万桶(约35天的供应量)目前已经有500万桶的LPG进入该储备设施。韩国目前已,建成约6800万桶的政府原油储备能力,预计2010年达到1.01亿桶。韩国目前和石油生产国也正在建设联合石油储备能力,目前已建成3900万桶的储备能力,预计2010年达到4000万桶,韩国总计将建成1.4亿桶的石油储备能力。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局今年新增了2000万桶储备能力,达到了7.24亿桶,目前美国正在考虑另外建设3000万桶的储备能力以应对飓风灾害。在OECD欧洲国家,近年来石油战略储备能力一直在增加,主要源于比利时、捷克、波兰,是根据欧盟和国际能源署协议而建设的,今年预计可增加2000万桶,到2010年可以再增加500—1000万桶;俄罗斯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规划建设战略石油储备,以便影响国际油价和调节俄罗斯地面石油生产能力;印度也计划建设规模为4000万桶的石油储备设施,预计2011年第一批储备设施建成。我国石油储备建设步伐也在加快,预计2009年全球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将增加1.4亿桶(约38万桶/天)2010年将再增加1.1亿桶(约30万桶/天)这一数字比2008,年的1300万桶(平均约3.6万桶/天)有显著提高,是自1981年以来世界石油储备增加最多的一年。根据IEA和OPEC的预测,2010年OPEC的原油产能将分别是2740万桶/天和2810万桶/天,比2009年的2850万桶/天产能分别减少了110万桶/天和40万桶/天,与以上数据比较,库存只能弥补部分产能下降,这将增大未来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