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环境目标
评价指标
能源效益
l 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促进消费者以较少的能源投入来满足其需求
l 单位能源消耗的GDP产出(万元/标煤吨)
l 能源消耗弹性系数
l 集中供热面积及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
l 热电厂的能源利用率(%)
l 平均能源利用率(%)
能源结构
l 改善能源结构,积极采用低污染高效率的能源,实现清洁能源代替
l 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l 天然气、石油、水煤浆等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
l 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包括:水力发电量占总耗电量的比例(%);生物能源占农村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太阳能源、风能、地热能与潮汐能分别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例(%)
大气环境
l 控制与能源消耗有关的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l 主要污染物(SO2、NO2、CO、PM10、NMVOCS)的年排放量(t/a),
l 温室气体(CO2,CH4,N2O,HFC,PFC,SF6)的年排放量(t/a);
l 主要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O3)的平均浓度(mg/Nm3);
l 空气质量超标区域的面积及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及暴露于超标环境中的人口数及占总人口的比例(%);
l 酸雨强度(ph)、频率(%)、面积(万km2)
生态保护
l 控制与能源消耗相关的空气污染物对生态敏感区的负面影响
l 生态敏感区中空气质量超标的面积及比例(%)
l 主能源规划所涉及的要能源建设项目及辅助设施与生态敏感区的临近度
l 能源规划所涉及的建设项目及辅助设施占用的土地面积(km2),其中占用生态敏感区的面积(km2)
资源量
l 不可再生能源的减量化及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l 化石能源的资源保有量(万ha);
l 化石能源消耗量(万吨)及使用效率(%);
l 可替代能源的开发等。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