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作者:文玉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杂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2 14:56:4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今年的2月2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湿地日。配合联合国将2010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今年世界湿地日主题定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口号为: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虽然从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至今“世界湿地日”已经走到了第十四个年头,但是就像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很多人不了解低碳生活一样,仍然有不少人对于湿地的概念比较模糊。

       根据《湿地公约》,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泥炭地、沼泽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6米的海域。它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滨海和人工湿地五大类。

       虽然大家初接触这个概念时可能需要动脑思考一下,但是,湿地其实是与我们的历史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世界四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河之滨。目前,全世界人类有60%生活在海岸带,30%在大江大河之滨,合计约有90%的人生活在原先的自然湿地上。

       从我国古代的典籍《诗经》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诗经开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展现了一幅鸟鸣悠扬的湿地画卷。还有我们熟悉的名篇《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是说鹿群呦呦地鸣叫着,在吃食水边的青萍。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讲述的也是在湿地水域发生的爱情故事。同样,我们在《诗经》中,也可以看到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比如,诗经中,我们认识了参差的荇菜、苹、卷耳等等,知道了当时有狐、鹿、狍等各种动物。当时的人们生活在鸢飞鱼跃、没有污染的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是令现代人所神往啊。

       那么回到现代,面对湿地日,我们不禁要问,湿地具有哪些功能呢,为什么要特别地关注湿地?

       其一,湿地因其强大的水文调节和循环功能,又被称为“水资源调节器”,发挥着重要的抗旱防涝作用。它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功不可没,被称为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比如,我国长江上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湖泊,对长江下游的水旱调节作用十分重要,是下游人民用水的重要保障。

       湿地是“淡水之源”和最大的“淡水贮存库”。我国湿地维持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

       其二,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对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你知道为何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 吗?因为湿地是高效的“淡水净化器”,对所流入的污染物可通过其复杂的界面,产生过滤、沉积、分解和吸附作用。大量实验证明,劣五类水可以被湿地净化为三类水质以上的水。我们知道肾是排毒的,湿地的排毒功能主要是靠芦苇等水生植物。据环保专家测定,芦苇对砷的净化能力高达96.6%,砷是构成砒霜的重要元素。除此之外,芦苇对铁、锰、锌也有很强的排毒净化能力。在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专家研究测定,按照当地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每14公顷农田设置1公顷接近自然的湿地,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功效。

       保护湿地、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维护水资源安全的治本之策。

       其三,湿地是“生物基因库”,孕育并维护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人走进浙江的镜湖湿地,会惊奇地发现那里“茭荷菱芡之实不可胜用,鱼鳖虾蟹之类不可胜食”。其实,在我国南北各地的湿地环境中,都有万千生灵在自在地生活。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270余种,生长环境看,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从植物生活类型看,有挺水型、浮水型和沉水型等;从植物种类看,有细弱小草、粗大草本、矮小灌木,也有高大乔木。湿地动物的种类也异常丰富,中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动物、真菌和微生物),其中,水鸟大约270种,兽类约30种,爬行类120多种、两栖类300余种。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其四,对于气候变化而言,湿地还是世界上十分重要的碳库之一,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球湿地碳储量约为7700亿吨,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35%,每公顷有机碳贮量最多可达258吨。

       有史以来,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过气候的话题。2010年湿地的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那么湿地与气候变暖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首先,湿地对气候的变化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另外,地球变暖主要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所致,那么,减少这些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减缓地球变暖的主要手段,这也就是时下很多人呼吁的低碳生活。为此,植树造林,让树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来固定空气中的碳成了一个主要的减碳方式。可是,科学家们在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研究发现,每公顷沼泽湿地固碳能力为343吨,是同等面积森林固碳能力的两倍。即使是生活着世界上最高的树林——太平洋西岸的北美巨杉林,其每公顷的碳储量也仅有泥炭地平均碳储量的一半。

       听说过泥炭地吗?让我们了解一下何为泥炭。泥炭又称为草炭或是泥煤,它是沼泽在形成过程中的产物。泥炭的主要来源是泥碳苔或泥碳藓,以及死去的沼泽植物乃至于动物与昆虫的尸体,这些物质在死亡后沉积在沼泽底部,由于浸水与偏酸性的环境,而无法完全腐败分解,因而形成所谓的泥炭层。由于泥炭主要的成分是有机物质,它们生前因为吸收二氧化碳固定了大量的碳,碳含量超过50%。泥炭地碳储量大大超过其他陆地生态系统。全球泥炭层中存有大约5500亿吨的碳,这个数字相当于全球森林生物量中碳储量的2倍。而这些沉浸在沼泽水中的泥炭,如果不被排水,将永远封存,直到压力与时间将它们变成煤炭。

       目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约储存了24,800亿吨碳,而占陆地面积不到4%的泥炭湿地就储存碳达到5500亿吨。在这5500亿吨碳中,几乎一半储存在加拿大(1550亿吨)和俄罗斯(1130亿吨)。

       但是,一旦泥炭地被排水,泥炭中已经封存在植物残体中的碳,就会发生好氧反应,而且会迅速分解,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据估计,退化的泥炭地当前总的碳排放量几乎相当于全球人为碳排放总量的9%~15%。

       1990年以来,热带地区的碳排放在持续增加。2008年,印度尼西亚泥炭地碳排放名列榜首,数量达到5亿吨。几乎相当于除名列第二的俄罗斯欧洲部分(1.61亿吨)外,其他国家和地区排放量的总合。

       全球泥炭地4亿公顷,其中6500万公顷被排水,而排水导致的二氧化碳释放保守估计每年也在20亿吨。

       与森林资源相比,湿地植物具有重复收获和容易维护的巨大优势。随着国际社会对湿地重要功能和效益认识日益提高,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步显现。

       这些年来,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不合理利用等多种因素,导致湿地消失的速度不断加快,湿地生态功能不断退化。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研究表明,全球湿地消失的速度超过了其他任何生态系统。加强湿地保护,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上个世纪后期,世界上的湿地大国都毫无例外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纷纷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美国更是推行了“湿地无净损失”的政策。这一政策是在“国家湿地政策论坛”上提出的。1987年,环保署署长汤姆斯·李要求“保护基金会”召集一个由环境、农业、商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各领域领导人组成的精英小组,讨论改良湿地管理方法的议题。该论坛的讨论结果认为,联邦湿地“零净损失”是一个合理的政策目标,这一目标的含义被解释为:任何地方的湿地都应该尽可能地受到保护,转换成其他用途的湿地数量必须通过开发或恢复的方式加以补偿,从而保持甚至增加湿地资源基数。随后,“零净损失”目标被政府所采纳。

       国际社会加强湿地保护的意愿集中体现在2008年10月在韩国召开的第十届缔约方大会通过的一系列文件和《昌原宣言》中。《昌原宣言》指出,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和气候变化已经对湿地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呼吁加强湿地保护以维持其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国际社会已将湿地保护与气候安全、物种安全、水资源安全、食物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密切相连,湿地保护的国际政治化趋向日益明显。

       我国沼泽湿地碳储量达到47亿吨,仅若尔盖高原湿地就有19亿吨。

       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国的湿地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第十届《湿地公约》缔约国大会上,中国成功连任公约常委会成员国,公约秘书长在主题报告中高度赞扬中国湿地保护工作取得的瞩目成就,并称中国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湿地保护工作的典范。

       近年来,我国各地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推进湿地保护,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水源保护区、海洋功能特别保护区等多种形式的湿地保护在我国南北各地开展。这些都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要求分不开。比如,杭州西溪湿地,上海长江口崇明岛等多片湿地的建设。

       由于各地对湿地保护的重视,保护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9年,我国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块,总数达到37块。新建国家湿地公园62个,总数达到100个。全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达到550多处。

       从政府层面上来看,我国湿地保护的目标是力争今年使50%的自然湿地和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将会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认真实施湿地保护工程,进一步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并着手编制湿地保护“十二五”规划,加快湿地保护进程。组织开展好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二要强化湿地立法,建立健全湿地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机制。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尽快制定湿地保护的专门法规。同时着力消除制约湿地保护管理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重点研究解决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生态补水等政策和湿地征占用管理等制度,以及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将整个湿地保护体系纳入禁止开发区。

       三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要树立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理念,积极探索和推广科学保护利用湿地资源的模式与机制,把湿地保护工作推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四要认真履行《湿地公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寻求多边和双边国际合作机会,为国内湿地保护引进更多资金和先进理念。我国将重视跨界湿地保护工作,特别是关注喜马拉雅高原湿地、阿穆尔河——黑龙江流域、湄公河流域、黄渤海区域等敏感区域的湿地保护。

       五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只有让更多的人关注湿地,了解湿地,才能调动大家保护湿地的热情。

       历届世界湿地日主题

       为了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每年开展纪念活动,每年有一个主题。从1997年以来历年湿地日的主题如下:

       1997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是生命之源(Wetlands : a Source of Life)

       199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之水,水之湿地(Water for Wetlands, Wetlands for Water)

       1999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人与湿地,息息相关(People and Wetlands :the Vital Link)

       2000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珍惜我们共同的国际重要湿地(Celebrating Our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2001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Wetlands World-A World to Discover)

       2002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水、生命和文化(Wetlands : Water,Life,and Culture)

       200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没有湿地——就没有水(No Wetlands - No Water)

       2004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从高山到海洋,湿地在为人类服务(From the Mountains to the Sea,Wetlands at Work for Us)

       2005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Culture and Biological Diversities of Wetlands)

       2006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与减贫(Wetland as a Tool in Poverty Alleviation)

       2007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与鱼类(Wetlands and Fisheries)

       200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Healthy Wetland, Healthy People)

       2009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Upstream-Downstream: Wetlands connect us all )

       2010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