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节水要靠两只“手”
作者:慧言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7 18:03:39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经济发展不能没有“油”、“水”。需要节水的理由显而易见:水资源有限,经济发展常常“口干舌燥”;水污染严重,看到眼里的水无法往嘴里喝。然而,与许多人费尽心思省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想尽办法节水的人却不多。

  节水靠什么?靠手。一只手是市场之手。为什么老百姓总不记得拧紧水龙头?因为水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收入的比重低。人们对价格不敏感的时候,往往是大手大脚消费的时候。为什么高耗水企业还在增资扩产?因为水费支出占产品成本的比重低。当压缩水费支出能影响到企业利润水平的时候,才是采用节水技术的时候。为什么绿地浇水经常“放任自流”,因为市政用水花的是财政事业经费,用水者不节水也无所谓……

  要有效节水,必须运用市场机制。明确水使用权是出发点。如果使用者用水不需要考虑成本收益的话,市场调节机制是无能为力的。运用价格杠杆是关键点。将基础水价提高到使用者必须盘算水费支出的水平,节水行动的自觉性就会提高。实行阶梯水价,既不妨碍使用者基本的用水需求,又能限制浪费行为的发生。调节供求关系是突破点。有的用水者水少不够用,有的用水者水多用不完。如果能够交换用水权,就会在合理配置中节约水资源。

  另一只手是政府之手。老百姓想拧紧水龙头,可水龙头还在滴水。节水技术研究成功了,可无法实现商业应用。公益性用水缺乏定额控制,大水漫灌仍然照旧……

  要有效节水,还需政府出手。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分内之事。在节水技术的基础研究和节水产品的试制阶段,由政府予以资金、政策等支持;在节水产品和设施推广阶段,通过政府采购方式,既可以帮助节水产品制造企业运转起来,又可以将虚高的公益性用水量降下来。构建节约用水的机制体制也要靠政府部门。包括科学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协调相关方面,实现用水控制;明晰用水权,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引导水资源优化配置等。

  《人民日报》 (2005年04月07日 第六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