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国生物多样性,你了解多少?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22 13:56:1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措施·行动

采取哪些措施防治外来入侵物种?

    我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外来物种入侵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大约1200亿元。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工作,成立了由国务院多个部门参加的全国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协作组,各相关部门内部还成立了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专门机构。
  我国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防止外来入侵物种的部门规章。比如农业部颁布了《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切实有效地防止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的扩散和蔓延,做好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与此同时,我国加强了外来入侵物种检测与鉴定的能力建设,强化了外来入侵物种预警和检疫检测工作,完成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灭毒除害试点行动。

如何在环评中保护生物多样性?

    国务院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评估和监测作出了明确规定,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
  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编写专门章节,就项目对保护区结构功能、保护对象及价值的影响作出预测,提出保护方案,根据影响大小由开发建设单位落实有关保护、恢复和补偿措施。同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大对水、农业、矿产资源、林草资源、旅游资源、湿地等重点资源开发和外来物种引进、转基因生物应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力度,防止因开发建设不当造成新的重大生态破坏。2005年1月,由原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发布的《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规定,认真做好水电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设计,特别要落实好低温水、鱼类保护、陆生珍稀动植物保护等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电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