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张炯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12 8:34:29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我国自左传有“天人合一”的追求。其中就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意。但今天,由于人类的工业化和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开发,生态的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危机。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在高速增长。然而,它所造成的危害,却还非人人都认识到位,都有足够的警觉。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其中就包含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近读作家哲夫考察长江、黄河和淮河流域的系列生态报告,深为他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维护生态环境的历史使命感所感动,觉得被花山文艺出版社列为“中国环境文化丛书”中的这三本报告文学作品,实在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一切关注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们都不能不拨冗一读。

  长江、黄河、淮河都是中国大地的母亲河。作为万千年来哺育中华大地的血脉,滋养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子民。它们的流域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摇篮。但谁能全面地知道,这三条母亲河所经之地,如今又是怎样一种境况呢?

  哲夫含抱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不辞辛苦,随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走遍沿江、沿河的山川和城乡,历经几十个省区,行程数万里,访问了有关领导和各种人物,考察了这些流域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他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学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江两河今日生态被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惨境,为整治生态环境,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发出了有力的呼号!他义愤填膺地揭露和控诉那些唯利是图、鼠目寸光、竭泽而渔、不计后果的愚蠢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以翔实丰富的数据资料和犀利尖锐的剖析,以文学化的描写和引人入胜的叙述,鲜明而生动地让读者感受到问题的所在及其严重性。

  这是三本具有高度真实性的报告文学,也是三篇激情洋溢、义薄云天,充满民族正气的对于环境污染的罪恶行为加以讨伐的愤激檄文。对此,我们深表敬佩!毫无疑问,这三本报告文学是对于我国正在崛起的环境文学的突出贡献。

  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以人为本”和“和谐社会”,卷起新的浪潮之际,哲夫这三本报告文学的出版实在十分及时。我相信,他的系列生态报告一定对人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央的精神会有帮助,也一定有助于动员千千万万的群众为改变环境恶化的状况,为建设我国更加美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光明未来去努力奋斗!

  祝贺这三本生态报告的出版,殷切地希望有更多的作家,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注涉及国家和人民的前途与命运的重大题材,为使我们的文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出更多的贡献!

  《人民日报》 (2005年05月12日 第九版)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