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探讨亚洲湿地保护重大问题
作者:齐联  文章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17 19:12:4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讯  记者齐联报道 5月13日~16日,《湿地公约》亚洲区域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就亚洲地区在湿地保护上面临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取得的经验进行交流和讨论,对维护亚洲地区履约权益提出初步意见和建议。会议重点讨论把湿地保护纳入亚洲可持续发展,喜马拉雅地区高原湿地保护动议、水鸟迁徙网络、湿地公众宣传教育、泥炭地合理利用与管理4项议题,印度洋海啸与滨海湿地管理,红树林管理行动守则等问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介绍了我国湿地保护情况以及履约工作。

    《湿地公约》是世界最早针对生态系统保护的国际政府间公约,其宗旨是通过地区和国家行动以及国际合作促进全球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亚洲地区湿地在全球湿地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欧亚大陆上发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孕育了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和印度河等。亚洲国家和地区为本国和地区湿地保护作出了不懈努力。

    赵学敏说,中国是湿地大国,也是全球湿地生物多样性重要地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先后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完成了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编制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湿地立法列入2005年国家立法计划。去年,中国政府明确了湿地保护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目前,中国约40%的自然湿地纳入了433处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指定国际重要湿地30处,面积430万公顷。最近中国政府又批准了我国生态地位最重要、生态功能影响范围最广泛的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并投入75亿元人民币用于该地区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将对整个湄公河流域乃至亚洲地区的生态保护产生重大影响。

    赵学敏表示,中国政府将更加关注和支持与《湿地公约》等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流,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中国境内的高原湿地保护工作,通过推动高原湿地保护国际合作动议促进喜马拉雅地区湿地保护管理水平,继续把迁徙水鸟保护网络作为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点,已计划把红树林湿地作为沿海生态安全防护体系的主要内容,发挥滨海湿地在防灾减灾上的重要作用。

    《湿地公约》秘书长彼得·布里奇华特博士,阿富汗国家环境部副部长,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助理署长黎接传和高级湿地及动物护理主任陈自强出席会议。《湿地公约》亚洲26个缔约国和部分非缔约国以及多个国内外政府、非政府组织代表约100人参加会议。中国政府代表团由国家林业局牵头,外交部、水利部、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等代表参加。

    据《湿地公约》秘书长彼得·布里奇华特博士介绍,《湿地公约》亚洲区域会议是《湿地公约》第九次缔约国大会的亚洲地区预备会议,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首次承办的亚洲区域会议,将对维护中国在生态保护上的良好形象和维持发展中国家在《湿地公约》中的权利和义务产生较大的作用。第九次缔约国大会将于今年11月在乌干达召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