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最新研究显示:鸟类同伴会帮助它们养育后代
作者:丁佳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20 13:04:5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这些一夫一妻制的斑鸫鹛在哺育后代的时候,着实获得了不少邻居的帮助(图片来源:Sarah Knowles)

  能自私自利的时候干嘛要合作?许多动物的行为都是以个体利益为向导的,只要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任务就算完成了。可是人们却在一些鸟类和昆虫中发现了合作哺育子代的现象。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一些鸟类的父母在与其他同类取得信任后,其他同伴会帮助它们养育后代。

  动物中的合作现象又叫做“进化学悖论”,其中合作哺育后代的现象又非常罕见,只在3%~10%的鸟类中被发现过。而在灵长类中,具备这种行为的只有狨猴、绢毛猴,还有我们人类。

  上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William Hamilton提出了一种理论,当帮助亲戚养育后代有助于自己基因的延续时,自然选择会将动物引向合作的一边。但Hamilton也强调,只有当双方血缘关系非常近的时候,这种互帮互助的行为才会发生,当然这些动物施加帮助的前提,是自己绝不能吃亏。

  之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Jacobus Boomsma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发现在一些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社会化昆虫中,这种合作哺育的现象更有可能发生。

  一夫一妻制的前提条件完善了Hamilton的理论。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族群里所有的后代都“流淌”着同一亲代的基因。而杂交的行为则恰恰相反,成年动物不会出手去帮助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幼仔。

  最近,英国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Charlie Cornwallis和进化生物学家Ashleigh Griffin想在鸟类中验证Boomsma的“一夫一妻假说”。

  在对267种鸟类的哺育行为进行统计之后,研究小组发现,族群中杂交率越高,合作哺育发生的几率就越小。在不相互合作的鸟类中,杂交率达到了23%;而在具备合作哺育行为的鸟类中,杂交率只有12%,并且杂交率越高的鸟群,“保姆”数量也越少。研究者的这一成果刊登在8月1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中。

  尽管这一结果和“一夫一妻假说”是一致的,但并不能说明一夫一妻制加强了合作哺育行为。为此,研究团队对这267种鸟类的进化方向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研究者发现,在上百年的进化史中,合作型鸟类的祖先确实要比非合作型的鸟类祖先对配偶更加“忠贞不二”。杂交率低的鸟类向合作哺育模式转变的速度,比高杂交率的鸟类快了2倍还要多。这一结果验证了“一夫一妻假说”。

  “这项研究确认了这样一个事实。”Boomsma说,“杂交阻碍了鸟类的社会化生活。” 但英国约克大学的生态学家Kathryn Arnold对此持保留意见,她认为这项研究把杂交率人为地当做了合作哺育的主要驱动因子。而她的研究却显示,合作哺育现象与动物的生活史特点关系更为紧密一些,比如成年动物死亡率较低的物种,合作哺育幼仔的几率就会更高。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