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提要:一位捕杀过300多头美人鱼的老渔民,自从听了美人鱼的童话、了解到美人鱼是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后,决心用自己的后半生来保护它……
●昔为捕鱼能手
今年68岁的杨震平,是广西合浦县沙田镇海战村的一位渔民,那里的海域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美人鱼自然保护区,杨震平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美人鱼义务保护者。人们也许想不到,他年轻时是有名的捕鱼能手,曾参与捕捞过300多头美人鱼。
美人鱼学名儒艮,又称海牛。当年,在合浦温暖的海域里随处可见它的踪影。1958年快要入冬的时候,上级下达了捕捞美人鱼,让“生产淡季变旺季”的指令。杨震平是船长,又是捕鱼能手,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愣了:渔民们祖辈不捕捞这种鱼,说它奶着孩子呢,怎么现在又让捕捞呢?不敢多想,也不敢多问,老实厚道的杨震平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多捕鱼,为集体多做贡献。
第一次杨震平他们一共捕获了14头美人鱼,最大的一头重达900公斤,最小的也差不多有50公斤。从1958年到1965年,每次出海,他带的船队都能满载而归。
●发誓保护美人鱼
1978年,中国第二海洋研究所的董金海教授到沙田镇调查美人鱼,就住在杨震平家中。杨震平作为向导随董教授做了半个月的科研调查,教授给他讲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他听得入了神。他还从教授那里知道了美人鱼是海洋世界中非常珍贵的生物,数量很少,濒临灭绝。
让杨震平震惊的是,几次陪董教授出海考察,都没能看到美人鱼,董教授很失望。就在教授要离开沙田时,抱着碰运气的念头,杨震平最后一次驾船陪董教授出海,可是平静的海面上始终没有美人鱼的身影。董教授说:“一定是过度捕杀和环境破坏造成的,再不采取措施保护,美人鱼就不会再来了。”杨震平默然无语。午后,就在他们失望地准备返航时,杨震平突然看见很远的海面上有两只小脑袋出现,他惊喜地大喊:“董教授,快看,美人鱼!”董教授激动地数着:“一头、两头……可惜只有两头。老杨,靠近点看,再靠近点!”杨震平把船摆了过去。可是听到马达声后,美人鱼很快便潜进海里逃逸了。
“终于见到美人鱼了!”教授兴奋地说。可杨震平心里却不是滋味。自己从1958年开始参与捕捞美人鱼,直到1976年冬天的最后一次围捕,十多年时间,想不到美人鱼数量锐减得这样快,连见一眼都难了,杨震平深深感到懊悔和自责。他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后半生来保护美人鱼。
●美人鱼回来了
平时,杨震平总是有事没事地挨家串门,谁家有船出海,哪里打下了海桩,他都要问个清楚。2001年7月的一天,杨震平听说村里有一条渔船带着炸药出海了,说是到一条海沟边去炸鱼。他一听,赶紧驾船出海紧追不舍,对方一看躲不过,故作镇静地问:“杨伯,你死死追我的船干什么?”杨震平说:“别装糊涂,快把炸药扔了,你不知道这里是美人鱼常来的地方吗?炸着美人鱼国家法律可饶不了你。”
“杨伯,你那么大岁数就不要多管闲事了!”对方说完发动马达要离开。杨震平愤怒了,他驾船横在对方船头前:“我就要管这闲事,你不扔掉炸药,我就驾船撞你,咱们同归于尽!”对方看他一副拼命的架式,只好退却,把炸药交了出来。
杨震平护着美人鱼,盼望着美人鱼在沙田海域出现。老人时常忧伤地看着海面,希望能看到那些在海里左顾右盼的“小脑袋”。
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杨震平正在吃晚饭,听村里后生说有一条美人鱼在海滩上搁浅了,他马上放下饭碗赶到海滩上。这是一条足有300多公斤重的雌性美人鱼,退潮时被搁在浅滩上,两只前鳍在水里扑腾着,嘴里发出绝望的呜呜声。杨震平仔细检查后,发现伤不重,是礁石划伤的,还有活下来的希望。他招呼人一边不断往它身上泼海水,一边等待保护站工作人员赶来治伤。治疗后,老人和工作人员及村民们半推半抬着美人鱼的身躯把它送回海里,又尾随它走了一程,直到确认美人鱼安全了才依依不舍地返回。
回到家后,杨震平高兴地给自己满满倒上一杯酒说:“又看到它了,美人鱼真的回来了!”随后,痛快地一口把酒喝光。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5月26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