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
作者:郭福平  文章来源:科学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6 16:43:1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1979年建立,20004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673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草原沙地红皮云杉林。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赤峰市的克什克腾旗西北,地处内蒙古高原的东喜炕肷拼锟松衬勘咴担⒂氪笮税擦肷降啬下唇袅?/SPAN>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处于山地向高原的过渡地区,地形东南高西北低,由东西走向不规整的固定沙带所组成,沙带高620米,沙层厚10100米不等。还有零星分布的新月形沙丘和少量因过渡放牧的半固定沙地。保护区气候年均温为1.4℃,年降水量为400毫米。土壤贫瘠、干旱、透水性强。河流有查干套海河,流经区内14公里,将保护区为割为东西两部分,无名河从保护区东南部流入,长约9公里。

 

据史料记载,早在300年前,白音敖包地区气候湿润,保持着森林气候的特点,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茂密。由于长期的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干扰,使森林受到破坏,遗留下现今片断的林地。

 

  三、植物资源

 

保护区野生植物约400种,主要种类有红皮云杉、白桦、山杨,常见的有兴安落叶松、兴安桧、黄花忍冬、蒙古荚迷、金露梅、山刺玫、丛桦、早熟禾、羊草、冰草、苔草、拂子茅、斜茎黄芪等。在固定沙地上生有针茅、蒿类、锦鸡儿等,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上生有黄芪、黄柳等。

 

保护区主要保护第四纪遗留下来的沙地红皮云杉林(图1)。它们主要生长在固定沙地和南部的丘间平地上,并形成小片纯林,在河流两岸也有少量分布。红皮云杉林破坏后由山杨、白桦阔叶林所代替。沙地云杉林所处位置为半干旱的草原沙地,因此,云杉林犹如沙漠中的绿洲,有了它就有活力,就有生命,这就是它最宝贵的价值。对于改造沙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草原,减少自然灾害,有重要价值。是沙地中难能可贵的天然云杉“基因库”。

1

 

由于近十几年来不合理的滥伐、森林火灾,红皮云杉林的蓄积面积由50年代的12万立方米、5900公顷,60年代的5.9万立方米、2400公顷到80年代的5.64万立方米、1889公顷,40年间蓄积减少了6.36万立方米,面积减少了4011公顷。此外,森林病虫害严重,受害林占全林的50%以上。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兽类有狍子、白鼬、黄鼬、艾虎、麝鼠、林姬鼠、达呼尔黄鼠等。鸟类中水禽有黑鹳、白鹳、天鹅、蓑羽鹤、白枕鹤、赤麻鸭。草地沙地鸟类有大鸨、蒙古百灵、云雀、林雕、鹰、隼、等。

国家保护动物有黑鹳、白鹳、蓑羽鹤、白枕鹤、雕、、大鸨。

 

  (一)黑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图2

2


鹳形目,鹳科。体长100厘米,上体羽毛黑褐色,并带有紫绿色的光泽。下体胸腹部为纯白色。喙、眼周裸出部红色。跗跖、趾为暗红色。黑鹳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水生昆虫,蛙类、小型鼠类。常筑巢于距水域较近的高大乔木上。

 

  (二)白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图3

3


鹳形目、鹳科。体长约112 厘米,通体大部分为白色。翅上覆羽黑褐色,喙强健,呈黑色,跗跖、趾为暗红色。

白鹳喜栖息于有树的开阔沼泽、芦苇、池塘和浅水地区。筑巢于水域附近的高大树上。主要食物为鱼、蛙、昆虫等,也捕食一些啮齿动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