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动物耳朵功能强大
作者:方思之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7 18:05:2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鸟儿的耳朵都在细小羽毛的覆盖之下,羽毛的工作原理如同麦克风上的泡沫覆盖层

鱼的耳朵根本不与外界相通,而是被保护在鱼眼后面的囊中

老鼠能听到同伙发出的、超出捕杀者听力范围的高频率声音,从而进行“远程通话”

猫的耳朵可以表达情感

  看惯了人类一边一只的耳朵,可别以为就真的知道了耳朵那点事。不信,摸摸自己的头,你对那个整天帮你打探“外界消息”的耳朵真了解吗?

  别说人类强、耳朵就跟着强,在充满王道的地球上,比人耳强的耳朵比比皆是———

  比人耳厉害的

  听觉能力

  假如有这样一台超级现场音乐会,登台“演唱”的是蜜蜂小姐,那么我们“人”需坐在3米至4米的位置聆听,狗可以在20米至30米处聆听,兔子站在100米开外就可以听到了!而猫头鹰和蝙蝠大侠更可以利用主动式侦测方式在500米外欣赏……

  一个小小的比较,让人耳在动物界的地位明显降低。

  人耳并不是什么声音都听得到,只有振动频率在20~20000赫兹范围之间的声音才会引起人的听觉。相比之下,猫耳或狗耳对超声波和次生波的听觉能力远远超过人耳。狗的听觉范围介于15至50000赫兹,猫的听觉则在60到65000赫兹之间,即使在噪音中,猫耳亦能区别距离15米至20米的各种不同声音。

  除了超声波,动物们还能传感音频每秒钟只有100次或不到100次的次声波,即便是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水母(又叫海蜇),都能听到人听不到的次声波。它的伞形边缘长着像 “耳朵”似的感受球,感受球里含有钙质的平衡小石。当风暴来临时,会产生一种次声波,水母靠这块小石早就听到了,于是赶紧逃之夭夭。

  可你知道吗:次声波不仅人耳听不出来,就是地震仪器也极少可能把它测定出来。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