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 |
作者:郭福平 文章来源:科学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4/27 9:33:1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芦芽山自然保护区1980年建立,1997年12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145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特有珍稀动物褐马鸡及其生境。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宁武县西马坊乡,地处吕梁山北段。 二、自然环境 保护区地貌为中等切割的山地,山峦、沟谷交错,地形复杂,峰状如初生芦芽。(图1)为山势陡峭的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达数十座,最高峰荷叶坪高达2787米,矗立在保护区西部,北有芦芽山、黄草梁,成为阻挡寒流的天然屏障。区内气候温差较大,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年均温为4℃左右,低山区在6~7℃。年降水量为550~600毫米之间。区内水源丰富,是汾河和涟河的发源地。 三、植物资源 区内维管束植物有520种,其中蕨类植物为20种;裸子植物有10种;被子植物有490种。 (1)海拔1600米以下为农垦带; (2)海拔1500~1800米为低中山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针叶林带,主要为白桦、山杨与华北落叶松混交林,间有油松林,还有大面积灌丛草地; (3)海拔1750~2600米为寒温性针叶林带,主要为云杉林、华北落叶松林; (4)海拔26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与亚高山草甸。 保护区森林面积为666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2%,其中华北落叶松林面积为2620公顷,占全林的49%;云杉林面积1326公顷,占全林的20%;油松林、山杨林、白桦林占全林的20%。 保护区内无国家级保护植物。 四、动物资源 保护区有兽类和鸟类163种。动物垂直分布类型明显: (1)在低山农区、灌丛、水域带多为典型的裸栖性种类; (2)低中山针阔混交林带以灌丛鸟类和啮齿动物较为常见; (3)中山针叶林带动物种类和数量在全区所占比重最大,也是主要资源动物及保护动物的分布区,褐马鸡集中分布在此带; (4)亚高山草甸带鸟兽较贫乏。 保护区国家保护动物一级有褐马鸡、黑鹳、金钱豹;二级有长耳 (一)褐马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图2) 图2
鸡形目,雉科。又名角雉、黑雉、青风。体长800~1000毫米。通体浓褐色;喙短而尖;耳羽簇白色,显著地突出于颈项;尾羽向后披散翘立。 褐马鸡栖息于海拔1800~2300米针阔混交林或纯针叶林、阔叶林中。主食植物的嫩根、茎、叶、种子,也吃昆虫。3月下旬繁殖,每窝产4~8枚卵,孵化期为27天左右。 (二)长耳 图3
长耳 (三)白腹黑啄木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图4) 图4
白腹黑啄木鸟常栖息于山地森林,以甲虫等昆虫为食。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多为4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