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沙尘暴里到底有什么? |
作者:张宁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21 9:42:2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沙尘暴尘的化学组成和粒径分布特征
沙尘暴发生前后,PM10主要由燃煤飞灰、烟尘集合体组成,其次是少量的矿物颗粒,而沙尘暴高峰期则相反。 对沙尘暴尘的构成分析一直是国内外沙尘暴研究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之一。以往有关沙尘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沙尘暴天气条件下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特征、、沙尘暴的成因、监测与防治等方面,对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降尘沉积物中化学组分和粒度分布状况的研究开展不多。研究沙尘暴过程中PM10的组成变化特征不仅有利于弄清楚沙尘暴的来源、输送机制及其发展阶段,而且还有助于了解沙尘暴对所经地区大气环境的影响。
URG逐小时监测结果显示,沙尘暴天气在兰州过境期间约11个小时的初期,PM2.5中被测离子浓度由于受沙尘暴的影响,呈急速下降趋势,而同一时刻PM2.5中的Ca2+浓度则呈急速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过程(图2)。随着沙尘暴前锋离境,PM2.5中的Ca2+浓度也随之回归到与其他离子相同的浓度水平。与我们通常使用的手工采集沙尘暴样品的方法不同,URG在线装置很好地分阶段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全过程。由此可以断定,当沙尘暴到来时,前锋将当地大气中原有的气态和固态污染物裹挟出兰州,同时又将沙源地的沙尘带到了兰州。而气态和固态污染物中被测无机离子浓度在沙尘天气过境前、过境期间和过境后的剧烈变化现象证明了这一变化过程。沙尘暴的发生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此次沙尘暴过境时,强大风速和它携带的大量沙尘,使当地的能见度从平时的30km瞬间下降到了4km以下。随着沙尘暴离境,它所携带的大量沙尘随同沙尘暴也被带离兰州,使得PM2.5中的Ca2+浓度随之快速下降。强沙尘暴的发生,是对兰州盆地内有限大气环境容量的一次大置换的过程,强风使得当地人为排放的污染物,得以向外迅速扩散和被置换出兰州盆地。
沙尘暴影响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
沙尘暴通过沙埋、吹刮等,对西北地区的植被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大大加快了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进程。沙尘暴不但破坏环境,而且对人体的皮肤、耳、鼻和肺都有一定的损害,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大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尤其是西部人口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以及滥垦、滥牧、滥伐、滥采等现象,使本已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人类的活动使得地表植被大面积减少和退化,再加上全球变暖引起的中西部气候干旱,使得这一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已成为沙尘暴形成和演变的重要驱动因子,应该认真地对待和保护本已脆弱的西部生态环境。每发生一次特大沙尘暴,都会对源地及周围地区人民群众的财产及农林牧业、电力通讯、公路铁路交通运输等造成巨大损失。沙尘暴通过沙埋、吹刮等,对西北地区的植被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大大加快了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其间接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保护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图1甘肃各区域大气背景点年降尘总量变化曲线 图2强沙尘暴在兰州过境前后Ca2+在PM2.5和大气中浓度变化状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