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捕食者/猎物关系新视点
作者:babymouselover  文章来源:环境生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13 9:21:1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科学日报》2011年4月10日消息:对于那些看过并且还记得Mutual of Omaha赞助播出的《野生动物王国》这个电视节目的,捕食者-猎物的动态关系看似乎很明了:捕食者减少了猎物数量,促进了一个小而强的群体的生存与繁殖。

  然而,《生态学通讯》杂志上一篇由美国圣母大学生物学家Gary Belovsky撰写的文章称捕食者-猎物关系比原来想的要复杂得多。

  Belovsky同时也是圣母环境研究中心(UNDERC)主任,这篇文章基于他从1978年开始在蒙大纳国家野牛保护区(现在是UNDERC一项国家本科生项目的基地)进行的对蚱蜢群体做的开拓性的研究。

  Belovsky的试验对不同蚱蜢群体密度下蚱蜢对鸟类捕食者的行为反应如何影响蚱蜢的生存与繁殖进行了研究。把一系列装着蚱蜢的笼子摆放在用鸟舍网做成的帐篷里,从而创造出一个“无威胁”区因为这种设计防止了鸟类接近笼子“惊吓”蚱蜢。而另一系列的笼子提供了“威胁”区因为它们不在帐篷里,这样鸟类就可以在笼子周围的地方捕食,停在笼子上面吃它们捕捉到的笼子外面的蚱蜢,“惊吓”笼子里面的蚱蜢。

  这项研究展示了在任何蚱蜢密度情况下,蚱蜢的行为都会因为捕食者的威胁而发生明显的改变:蚱蜢捕食减少。在低蚱蜢密度下,因捕食者的威胁而发生的行为改变提高了存活率,因为捕食的减少使得更多的个体得到食物,而在高密度下的行为改变却降低了存活率,因为本来已经严重的食物短缺因为捕食的减少而加剧了。然而,在任何蚱蜢群体密度下行为的改变降低了平均繁殖率,因为随着群体密度加大蚱蜢间竞争加强,蚱蜢选择生存而非生育。

  “在捕食如何影响猎物群体这一点上通常会忽视猎物行为对捕食的不同变化,” Belovsky说。“在评估猎物行为随捕食威胁改变如何影响群体及食物网动态的时候需要考虑资源有效性。”

  Belovsky还指出这篇新的文章加强了他的西部大草原研究的重要性,那是一项目前为止在一个地方开展时间最长并且还在继续的关于什么控制蚱蜢群体的试验性研究。尽管不可能在如阿拉斯加那样遥远的地方对如麋鹿和狼这样大体形的动物进行类似这样的群体研究,但更易于观察的、蚱蜢与鸟这样的田间试验提供了可以应用于这类群体的关于捕食者-猎物关系的新视点。(babymouselover编译/环境生态网)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