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灭绝历程、逝者如斯
作者:郭耕  文章来源:郭耕文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12 19:07:24  文章录入:eedu  责任编辑:eedu

  提到动物灭绝,人们往往想到恐龙。的确,恐龙的消失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灭绝事件,但这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人为的。在恐龙灭绝的白垩纪以前,已有大批的物种在地球上生存过,并已逝去。恐龙的灭绝,虽为哺乳动物让出了“万类霜天竟自由”的发展空间,但各种动物的灭绝之声一直是如影随形、余音袅袅。只是在人类这种动物对自然的开发力度大大加强之后,我们才又迎来了一场从速度和范围上都是史无前例的、由一个物种(现代人)一手造成的地球物种大灭绝,而且这次灭绝,恐怕是6500万年即恐龙灭绝以来,地球生命史上最为严峻的生态悲剧。

  在北京麋鹿苑,我们就工业革命以来的动物灭绝现象,创意制作了一系列的警示教育设施:灭绝多米诺、灭绝公墓、灭绝壁画、灭绝墓志铭并出版了《灭绝动物挽歌》一书。但其局限性在于没能向人们充分展示史前的、纵向的、有关生命图景的灭绝历程。最近,读到一本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美国恐龙学会创始人唐.莱塞姆撰写的《绝灭动物大全》(英文原意为“从恐龙到渡渡鸟”),使我有机会溯时光隧道而上,徜徉于生物进化的画廊,对地球生命的灭绝大事记做了一次全面的重温,

  灭绝本是万物之归宿,是自然规律,但这绝对与当今人类巧取豪夺、斩尽杀绝行为不可同日而语。应知,生命历史如此的漫长久远,地老天荒,以至于那些几千年一次的灭绝事件,都显得微不足道。

  40亿年(有说38亿或32亿的)前,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命遗迹:蓝藻一类的海洋单细胞生物,在生命之初的震旦纪及寒武纪,默默无闻地度过了几十亿年。直到五亿年前,才有成千上万的生物在海洋中诞生,随之,各种鱼类、软体动物和数百种的三叶虫各领风骚。随着有颌鱼类的兴起,三叶虫为代表的物种,于2.5亿年前退出生命的历史舞台,动物类群的20%都是在这个时期即恐龙诞生前的奥陶纪灭绝的,包括神螺、阿兰达鱼、矛头虫等。进入志留纪,昆虫及小型动植物才在陆地上出现,鲨鱼作为软体鱼类的代表已在海中遨游并进化至今。从寒武纪到侏罗纪,腕足动物、软体动物显赫一时,如石燕、菊石,后又悄然而去。

  随着硬骨鱼类的迅速进化,出现肺鱼和总鳍鱼类:现代陆生脊椎动物的鼻祖,说人是鱼变的,可能“话糙理不糙”,但非无稽之谈,鱼的肉鳍进化成了兽的四肢。

  到了3.67亿年前的泥盆纪,海洋中出现海星、海胆、海百合等棘皮动物,由于发生巨大天体撞入海洋的突发事件,许多鱼类、腕足类在天塌地陷中灭绝了。

  石炭纪是陆地潮湿森林丛生的时代。在蕨类植物林立的泥沼中植食的爬行类和肉食的两栖类相继出现,与之相伴的是各种巨型昆虫——一米长的古蜻蜓、2.5米宽的巨蜘蛛、60厘米宽的大蝎子,还有比人都大的千足虫,哇,好吓人!当然,如今我们根本见不到这些大虫子了,那时因为,石炭纪末期,气候干冷,导致“昆虫死光光”。

  从3亿年前到7000万年前的三叠纪,我们神秘的主角——恐龙,终于姗姗出现并逐渐成为陆地上的统治者。这当中,即2.45亿年前的二叠纪曾发生巨大的火山爆发,地球上超过90%的生物,三叶虫的全部、昆虫和两栖类的大部分,没了。而在2.5亿至2亿年前的三叠纪,爬行动物大显身手,或飞上天空,如翼龙、翼手龙;或畅游大海,如鱼龙、幻龙;或行走如飞,举步迅如芭蕾。但在三叠纪中,许多海洋生物,如菊石、双壳类、牙形石灭绝了,只有恐龙幸存。

  进入著名的侏罗纪(2.08亿年至1.46亿年前),超过5500万年的漫长历史时期,是恐龙独霸地球的时代,其小如公鸡,大似高楼,有吃草的,有吃肉的。德国始祖鸟及中国三塔鸟(饶成刚,1988年)等作为鸟类代表登上了生命历史的舞台;

  进入白垩纪(1.46 亿年至6500万年前),恐龙已发展得登峰造极,一些种类武装到了牙齿,披坚执锐,独步天下。但在恐龙的牙缝下,已经有了苟且偷生的哺乳类,它们如过街老鼠,战战兢兢。

  6500万年前的漫漫光阴里,许多巨型的、水生的、还有会飞的爬行动物,没了。恐龙,伴随中生代的结束,谜一样地消失了,是行星撞击地球,还是火山大爆发后的气候变冷……原因不得而知。毕竟“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鸟类、哺乳类(包括原始灵长类即人的祖先)及一些两栖、爬行动物幸存下来了。

  生命的历史揭开了新生代的曙光。古新世和始新世(6500 万年至3500万年前是鸟兽争相占领陆地的时期。也有一些以鱼为食的哺乳动物,如,似狗熊般憨厚的步行鲸,反其道而行之,进化成了完全水生的鲸鱼。有一种哺乳动物,也是现今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竟然神气十足地飞上了天,那就是身手不凡的蝙蝠,现在,它们已成为一个拥有一千多种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大家族。

  在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3500万年至16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些迄今为止最大的哺乳动物,如,一只巨犀竟会高达4.8米、重150吨。但出现于北美的始祖马并没有这么夸张,体长仅60厘米,是现代马、驴及斑马的早已灭绝的祖先。著名的剑齿虎和猛犸象,形影不离地进化到了距今仅仅3700年前的全新世,随着猛犸象的消失,剑齿虎因无食可捕而随后灭绝。

  更新世(160万年至一万年前),地球经历了强烈的由暖变寒、由寒变暖的气候变化。冰期降临,皑皑冰川覆盖北美、北亚、北欧的广大地区。在西伯利亚的冰层中,兴许还能找到身披长毛的披毛犀、猛犸象。

  古老独立的澳洲大陆,不仅有今天尚存的袋鼠、袋熊,当时还有大的不可思议的三米长的原袋鼠、两米长的袋貘、闻所未闻的袋狮及袋狼。

  更新世,发生了一个“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事件,就是人类的粉墨登场。300万年前的人类简直其貌不扬,刚刚“人猿相揖别”,开始试着直立行走;200万年前,学会制造工具;150万年前学会用火……其实,那相继出现的乃是几种不同的早期人,如,20万年前出现了一种小个头的人种叫尼安德特人,他们与我们的祖先共同生活了几乎七万年,约在三万年前,神秘地消失,或曰,灭绝了。

  人类,虽然个子不大,速度不快,但智力发达,善用工具,特别是会制造武器,这一危险的组合,便使他对付其他动物简直“游刃有余”。约1.2万年前,美洲一些动物灭绝,这大概是第一次人为制造的灭绝事件。尽管这时的动物,多为孔武有力的傻大个:北美巨河狸,乃是体长两米的大耗子;板齿犀,体大如象,体长达4.8米,仅角长就有两米;南美大地懒,体长六米,以尾撑地,就能在树顶觅食;大角鹿,又名爱尔兰麋,是1.1万年前,才于爱尔兰灭绝的鹿类,身高二米,角宽三米。十年前,我在爱尔兰都柏林动物园工作,不止一次在博物馆,甚至在私人的收藏中,目睹过这种带有巨型角的鹿,眼见为实,毫不夸张。

  到了全新世(一万年前至今),完全进入人类统治的时代,地球物种面临被推向灭绝深渊的厄运,人类消灭动物的速度比地球上任何时候都麻利。随着人类的“文明开发”、“合理利用”,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无限扩大自己的活动半径和物质消费欲望,毁坏了成千上万种动植物种的生存空间。芸芸众生正以加速度,即超过自然界正常灭绝速率的一千倍的速度,走向万劫不复。以至西方有一句谚语“逝者如斯”,英文是“As dead as dodo”,dodo即渡渡鸟,你若有机会漫步北京麋鹿苑的世界灭绝动物公墓,就会见到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包括渡渡鸟在内的灭绝动物的黑名单:

  渡渡鸟、1680年灭绝;斑驴、1883年灭绝;旅鸽、1900年灭绝;白狼、1911年灭绝;新疆虎、1916年灭绝;袋狼、1948年灭绝;高加索野牛、1925年灭绝;冠麻鸭、1964年灭绝;英国莱桑池蛙、1999年灭绝;中国镰翅鸡、2000年灭绝……它们就象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倒向一个。

  当然,在这象征意义的多米诺骨牌的后半部,你还会看到一些虽已濒危,但尚未倒下的物种,并能读到这样一句醒世之言:灭绝意味永远,濒危则意味还有时间!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