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记摄影家、探险家魏顺德
作者:巴图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0 23:19:05  文章录入:含章  责任编辑:anny

              记阿克苏文化名人摄影家、探险家魏顺德    

                                                                       巴图尔
很早就听说过魏顺德这个名字,零零星星地听过不少关于他的故事。可平日里并无往来,也没谋过面,说不上钦佩和敬慕。只是一个喜欢摄影探险的老头儿而已,并无太多的情感。在十三亿六千万人的中国,像他这样的人不知有多少,不客气地说,谁不都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没什么了不起的,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这次阿克苏文化节人采风团南疆行,才有幸和他见面,朝暮相处十七天, 对这个不善言谈的老头儿,也算有了一点初步的了解。就这一点了解,让我从心里产生一股钦佩和敬慕,这股敬佩和敬慕是由衷的,是发自内心的。
2005年9月7日是个艳阳高照、晴空万里的好日子,也是阿克苏文化名人南疆行出发的日子 。也就是在那一天我见到了魏顺德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头儿,可我对他却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反倒有一种亲切和老熟人的感觉。这极大地拉近了我与他之间的距离,为日后十七天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开端。
下午六点多钟,到达本次南疆行第一站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府图什市。我和工美画家曹永军同居一室。曹永军是陕西人,和魏顺德是老乡,老乡与老乡来往自然多一些,我也就更容易接触到他了。当我看到他爬冰卧雪得之不易的摄影作品,我的感叹,我的敬慕,我的钦佩,我的赞美之声都显得那么无足轻重,那么苍白无力。一副副天山冰峰雄奇险峻的图片,一副副胡杨的千姿百态,一系列的国家一类珍稀鸟类黑鹳的图片,就像电影胶片,你看到的是黑鹳的觅食、翱翔、哺育幼鸟精彩的画面。还有什么比这些摄影作品更珍贵的!只有他那颗永不言败的心,只有他一腔对大自然的火热的情、火热的爱。在阿克苏工作生活40多年的他,已经从一个青春年少的青年人,变成一个两鬓斑白的老人了,虽然他的花白稀疏的头发,告诉你我他已不再年轻,可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像鹰一样敏捷,如光如电,捕捉着每一个艺术的灵感和心灵的震荡,把每个美丽的瞬间留下来,把大自然最美景奇最险,用摄影家独具魅力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去体验美的柔和,去体验美的力量与挺拔。
魏顺德是一个痴心不改的老头儿,无论摆在他面前的困难的多大,他都不会因此而怯步,停下他跋涉探险的脚步。他总是一无返顾地背起行囊相机走出家门,向着危险,向着心中的向往,带着他对大自然的爱和一腔火热的情,他无怨无悔地追求着,攀登着。家人的反对,他顾不得驳斥,又背地起三角架和重重的背包出发了。老伴早已习以为常了,每次见他回到家里,老伴总是那一句不知说了多少遍的问候,野人回来了。就这样一句话包含着多少怨多少爱的问候,让他也感到一种温暖和欣慰。为了一个完美的镜头,他不知挨了多少蚊虫的叮咬,挨了多少饿挨了多少冻,就是为了那一瞬间的完美,那些痛,那些不愉快,那些憋在心里的郁闷都不算什么了,他的快乐与幸福是在那完美的一瞬,是在他欣赏每幅来自不易的图片时。20余年,人生能有几个20年。可他却自费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环境保护探险20余年,曾多次遇险,真可畏劫后余生,让人钦佩敬慕。虽然,他已是66岁的老人,可他却有一颗年轻的心,首漂塔里木河,攀登天山海拔6000米以上冰峰10多座,拍摄了大量的托木尔峰雄奇险峻的图片。研究国家一类珍稀鸟类黑鹳20年,跟踪研究世界珍稀野生动物雪豹10多年,是中国拥有黑鹳和雪豹资料、图片最多的人。近年来,相继在《野生动物》、《户外探险》和《小哥白尼》等十多种报刊和画册上发表很多震憾人心的系列摄影作品和论文。他的《西部野生动物世界》专题电视片已正在拍摄完成,引起媒体极大的关注。采风团踏上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一道道大沙梁子又唤起了魏顺德老师的兴趣。丰田面包车刚一停下,他提着三角架和两部相机就跳下了车,健步如飞,转瞬之间,他已爬上大沙梁子支起了三角架,让我们汗颜,一个66岁的老人,有如此矫健的步履,让我们钦佩羡慕。平日里,和魏老师在一起总是跟不上他的脚步,几步就把我们甩在了后面,这是他多年跟踪黑鹳、雪豹探险野外生活而练就的,让我们这些年轻二三十岁的人都不能望尘莫及。望着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好像看到他那颗鲜活的心,他对大自然的无怨无悔的爱,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与执着,他的人生是灿烂辉煌的。我钦佩他,是因为他跳出世俗之外,融入大自然,融入艺术创作的灵感之中;我敬慕他,是因为他有一颗年轻的心,总是不顾一切爱他所爱。他是我的师长,我的良师益友。愿魏顺德老师永远年轻,永远焕发青春魅力。


作者简介
吴连广:巴图尔(笔名),男,满族,作家,新疆作协会员,阿克苏文化名人,自由职业。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