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9 16:23:00 文章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尽管生物多样性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但人们关注的焦点是易于观察和采取行动的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保护问题,尤其是物种的濒危和灭绝问题。 图1 蜘蛛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但保护的效能却不尽如人意。 一般而言,为有效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避免物种濒危和灭绝 这是针对物种大规模的灭绝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措施,主要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捕获繁殖、重新引种、试管受精技术以及建立种子、胚胎和基因库等方法保存物种和基因。 2.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这包括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结构、组成的完整性和保护生态过程。由于生态因子间紧密的相关性特点,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是全面的即保护所有的物种并使之相互平衡; 保护所有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子,不削弱其对生态系统的支持能力;保护所有的生 态过程,使其按照固有的内在规律运行。 3.防止生境损失和干扰
图2 小丑鱼与海葵 4、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性 对自然保护区的研究发现,自然保护区中的物种和遗传因子一直不断地受到侵蚀。其原因,除保护区的面积较小、无法避免“岛屿”生境的作用外,人为干预过多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公园管理要人为地引进物种(如植树)、控制生物(如过火)、实施管理(如修路、开渠、筑坝)等,都会使自然保护区失去其自然性,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侵蚀。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单单是保护动植物物种,而且也需要保护物种间的关系以及演化过程和生态过程。因此,尽可能保持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减少任何人为的干预、“改善”、“建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则之一。 5.可持续地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生态资源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许多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却经常处于人为作用之下。因此,人类开发利用这类资源的方式和强度,对生物多样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综合和有限度地利用森林的多种非木材产品而不是砍伐木材,实际效益高而持久;农业品种多样性比单作有着更高的生态意义。控制外来物种,保持自然的水文状况,实行可持续利用的管理等,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必不可少的。现在,重要的是要避免商业性的过度采伐、猎捕和更替等影响。 6.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和生境 对于已破坏的生态系统,要模仿自然群落来重建整个生物群落。这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虽然作用有限,但恢复的生态系统可被人类重新利用,并可减缓对残余的原生生境的压力。在陆地上,生态系统恢复的主要手段是恢复植被,尤其是恢复森林植被。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植被因有比其他生态系统大得多的环境功能,其中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因而是重建生态系统的重点和基础。 |
![]() ![]() |